
亞馬遜等國內外知名跨境電商昨聚臺州
業內人士稱,臺州發展跨境電商
交易、支付、物流、通關、退稅、結匯等環節需進一步“松綁”
近日,全國唯一的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正式落戶杭州,一場跨境電商的盛宴就此開局。
跨境電商萬億元的市場“蛋糕”需要上下游企業的共同參與,基礎薄弱的臺州企業如何站在“風口”?這需要有人來“把把脈”。
昨天,亞馬遜、馬幫、wish、出口易、綠浪視覺等國內外知名的跨境電商平臺及服務商齊聚臺州,探討跨境電商在臺州的發展到底劍指何方。
出口疲軟下的焦慮:跨境電商關注熱度超預期
在大佬們發話前,主辦方給所有參加論壇的人建了一個討論群,會議還沒開始,企業主們就在群里“炸開了鍋”:
“跨境電商是不是要批很多手續?”“我是做衛浴的,適合跨境銷售嗎?”“臺州自建獨立網站做跨境還有可能嗎?”
這些問題的拋出源于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出口疲軟下的焦慮。
全球經濟疲軟,采購商們都在想盡辦法壓低采購成本,跨境電商就成了生產企業和外貿公司轉型的突破口。當前,跨境電商在全國出口貿易占據的比例越來越高。
國內的電子商務平臺也出現了分化,隨著阿里巴巴、京東、聚美優品等電商平臺紛紛上市,國內原由的B2C時代已經進入了一個穩定發展期,微商蠢蠢欲動,去中心化的現象越來越明顯。
“全球一體化,國內市場趨于飽和,市場需要擴得更大。但當前臺州的傳統外貿正面臨三大挑戰,一方面相對弱勢的自主品牌,走出國門之后市場的辨識度不高。另外,企業是對買家市場的過分依賴,不少外貿企業的產品就只針對個別國家或地區,這就容易出現‘被市場牽著走’的局面。此外,產品的自主研發能力差,‘人口紅利’消失,最終產品的利潤就比較低,缺少市場競爭力。”出口易副總裁李洲說。
中西方思維碰撞,轉型在于細節和心態
每個國家對跨境電商的政策都不一樣,甚至跨境平臺入駐的規則和國內平臺都存在東西方思維的差異,這就導致很多企業遲遲未能跨出第一步。
“很多傳統企業容易陷入一個誤區,覺得跨境電商門檻很高。實際上經過了十來年的發展,不論是服務還是物流都已經比較成熟。比如過去從發貨到結賬歷時要一個月,但現在如果利用好時差,甚至能夠做到次日到達美國。”馬幫ERP總經理、資深跨境賣家張潔說。
“企業在做跨境電商的時候需要找準定位,比如物流是選擇國內直發模式還是海外建倉模式,產品是做精品垂直還是超級市場,平臺是選取技巧性平臺還是選取活動性的平臺。”張潔說。
在綠浪視覺的藝術總監黃偉華看來,臺州企業的外貿轉型還在于細節和心態。
“做跨境電商,從企業原先的單一大客戶轉變為無數個小型甚至是個人的買家,從原先根據訂單生產,到根據市場需求實時調整,這些都需要產業鏈的配合。”
“再比如產品的包裝,國內的電商平臺都很喜歡將產品展示的很花哨,旁邊恨不得打上一溜的‘爆款’‘全網最低’等字樣。但是大多數跨境平臺不玩這些噱頭,產品的展示都趨向簡潔,他們會根據你產品的性能甚至是客戶的過往消費記錄進行推送。”因為看好臺州的市場,綠浪視覺今年年初正式入駐臺州。
臺州或許可以嘗試垂直門類的跨境平臺
“臺州曾經錯過了發展電子商務的最好機會,這次跨境電商不要再錯失良機。和杭州、寧波相比,臺州跨境電商基礎薄弱,但是借政策和地域的‘東風’還為時不晚。”亞馬遜華東區全球開店高級商務顧問陳英彬說。
“發展個性電商將會成為趨勢,一些小而美等細分市場時代會真正的到來,并倒逼制造業和零售業效率的提升。目前國內外不少跨境電商平臺都是直接的消費者,臺州這邊可能更需要的是B2B。如果臺州想要嘗試自建平臺,不妨針對一些特殊行業做一些垂直類跨境電商。”黃偉華說。
“不過,不論交易方式是什么,最終都會回歸到產品的競爭力。放到全球的市場去競爭,大家唯一認得的就是你的品牌。從目前來看,在跨境電商上賣得最好的就是一些高端產品。”張潔說,不過他也建議,臺州在發展跨境電商的過程中,交易、支付、物流、通關、退稅、結匯等環節,還有待于進一步“松綁”。
原標題: 跨境電商臺州電商的下一個風口?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