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時間,網吧從興到衰,猶如過山車,現今——
經營者開始探索轉向綜合性休閑場所運營模式
“走,網吧去!”相信這樣的對白,70后、80后的你耳熟能詳。
上世紀90年代中期,網吧如重磅炸藥般砸向臺州,讓許多臺州年輕人接觸到了電腦,接觸到了互聯網。
之后的10年間,網吧業在臺州迅速發展,它令很多年輕人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鮮感受,也讓不少網吧經營者淘到了“第一桶金”。
但飛速發展的互聯網成就了網吧業的輝煌,也讓它坐上了過山車。
當下,互聯網幾乎進入了每家每戶,那么現在的你還會去網吧嗎?你在網吧又會干些什么?
連日來,記者走訪了多家網吧,采訪了諸多上網者,探問我市800多家網吧今后的方向。
曾經
開一家賺一家
和許多80后一樣,今年32歲的林超,也是在網吧中第一次接觸到游戲。
林超是椒江某企業的一位小主管,已近10年未進過網吧,不過,那些青蔥歲月的暖暖回憶,至今令他難以忘懷。
招呼三五好友一起去網吧玩游戲,這是高中時期的林超最喜歡做的事情之一。
傳統的網吧,裝修上也只是簡單的粉刷一下墻面,鋪一下廉價的地磚,一些大腦袋電腦,緊挨著的大椅子。硬件上,剛開始的顯示屏桌面上排列著七八種簡單的單機游戲。
雖然那時的網吧極為簡陋,但無論是看場電影、刷刷網頁、下下棋或者玩玩游戲,網吧總是一個讓人樂意呆的地方。
“那時的網吧生意,投資一家賺一家,是個很火熱的行業。”42歲的椒江網吧協會會長洪剛說。
現今
傳統網吧客流劇減
“現在的生意,大不如前了。”洪剛感慨,他現在自己也在經營兩家網吧,其中一家已經十幾年了。
洪剛說,排隊等候的場景已不復存在,不少傳統型的小網吧一天只能接待零零星星十幾個客人,沒有喧囂的同時也沒有了人氣。
回想當年臺州網吧的興旺,洪剛說,網吧業的發展就像坐了次過山車。
1995年,中國第一家網吧“3C+T”在上海成立。隨后10年,臺州的網吧業開啟了春天模式。
洪剛也是經營網吧淘到了第一桶金。
2000年前后,網吧如雨后春筍般崛起,成不少人眼中的香餑餑和吸金池。但好景不長,因為部分網吧管理措施不到位,如違規接納未成年人、沒有營業執照等,事故頻發。2003年,文化部出臺網吧連鎖經營政策,禁止單體網吧審批。
洪剛說,2002年至2007年,網吧是一個投資就能賺錢的行業。但2011年后,網吧生意不好做了,移動互聯網的興起以及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的沖擊,加上嚴禁未成年人進入網吧、禁煙令和自身經營模式單一等因素制約,網吧客流量大幅下降,網吧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椒江的網吧數也從原先的70家,降到了現在的60家。
“我在椒江老城區開傳奇網吧有十幾年了,當時只花了幾十萬,天天爆滿。”洪剛說,這是椒江當時最火熱的網吧之一,但現在即使在晚上高峰期,入座率也就五六成。
觀察
網吧的消費群體是誰?
十幾年前,去網吧是件平常的事。
瀏覽網頁、看看電影,甚至聽歌都會在網吧進行。但當下,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手機端的興起,去網吧還能干些什么呢?
連日來,記者走訪多家網吧時發現,九成的上網者在玩網絡游戲,而在其中有近七成的上網者在玩競技類網絡游戲。
“在網吧和朋友一起打游戲,是任何一種上網形式都無可比擬的。”相對于一些表示多年未進網吧的人,年近40的陳明尚說,只要玩游戲,他就會到網吧來,這也是他和幾個朋友多年來的默契。
“一個家庭電腦再多也不過兩三臺,容不下這么多人‘戰斗’。”在陳明尚和他的很多朋友看來,在網吧打游戲,更像一場聚會。
在臺州經濟開發區的五洲網咖,記者遇到了“等老婆”的陳默,他說:“在家總是玩手機,家里的臺式電腦都好幾個星期沒開過了,不過,在網吧上網的感覺和家里不同,讓人覺得我是在上網,我是在打游戲,而且是和好多人一起哦。”
在走訪中,記者也發現,網吧與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除了整體的格局更寬敞明亮外,網吧電腦的排放也沒有以往的擁擠,裝修風格顯得小資,甚至不少網吧成了洋氣的“網咖”。
而這樣的環境,也讓部分市民愿意把這里當成小憩的場所。
在椒江錦江百貨對面的網樂網咖,記者看到,這里的網友還不少,寬敞干凈的大廳里,幾乎滿座。
87年出生的蔣麗在路橋一家事業單位上班,有一個2歲大的孩子。“我在單位幾乎每天對著電腦,家里也有電腦。”蔣麗坦言,但她還是會在偶爾的周末下午,將孩子交給老人家照看,自己到家附近環境較好的網咖上個小網,“哪怕就瀏覽下網頁,看一集半集電視劇也好,我感覺在網吧上網,沒了單位上班的約束,沒了孩子的叫嚷,完全沉浸在屬于自己的世界里,這是用手機上網所無法感受到的。”
臺州經濟開發區的愉祥網絡會所,是洪剛開的另外一家網吧,去年年底剛裝修開業。
記者看到,580平方米放了138臺機器,寬敞明亮有情調,上座率在80%左右。
洪剛說,現在的網吧消費人群和以往不同,除了要求電腦好、網速快,他們的需求有了新的變化,現磨咖啡、鮮榨果汁,舒適的環境是市場所需要的。
未來
傳統網吧面臨重新洗牌
轉型升級尋求新天地
“網吧是一個重要的社交場所,這是目前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設備不能提供的。”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支隊副支隊長卜華勝這樣認為,如何擺脫低迷現狀,讓臺州網吧轉型升級,成為擺在網吧經營者面前的共同難題。
目前,我市共有網吧800多家,其中停止營業的有167家。一些經營者選擇放棄,更多的經營者開始轉變經營思路,通過豐富經營業態、提供個性化服務和改善網吧環境等措施尋求出路。
去年以來,我市多家網吧開始嘗試多樣化經營,將網吧打造成與咖啡館、商務會所為一體的綜合休閑場所,為消費者提供閱讀、餐飲、臺球等多樣化的休閑娛樂選擇。
卜華勝說,臺州的傳統網吧正面臨重新洗牌,只有轉型升級才能謀求到新的發展空間。“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未來5至10年,臺州一些傳統型網吧或將被市場所淘汰,而新型的網咖將會陸續出現在臺州市場。
卜華勝解釋,理想型的網咖,是成為適合不同消費群體,兼具上網服務、社交休閑、競技娛樂、電子課堂、遠程服務、電子商務等功能,在公眾文化生活中起積極引領作用的社區信息服務平臺和多功能文化活動場所。
此前,洪剛曾跟記者聊起臺州網吧業轉型升級存在的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是管理,“網吧管理,缺少真正的專業管理人才,現在臺州的網吧或網咖,即使擁有精美的外表,但依舊運行著傳統的經營管理模式。但即使有了管理人才,過低的薪酬也無法留下他們。”
28歲的網樂網咖店長王玫算是洪剛認為的網吧管理人才,跟她前一份管理工作相比,她的年薪少了很多,只有四五萬元,但她對于網吧轉型升級還是很看好的,她所在的網咖也正試圖騰出兩間包廂,準備開設純粹的休閑消費區,讓網咖的形式更多樣化。
“我們這一代人,對網吧都有一種特殊的情愫,畢竟是它讓我們接觸到了互聯網。”王玫說,在網吧上網的感覺是很多人眷戀和懷念的。
原標題: 臺州800多家網吧面臨洗牌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