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的來信,字里行間,我們看到了這些家長的無奈。他們問到:“孩子總和我冷戰,我給他吃的也不要,和他談也不聽,怎么辦?”“孩子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少了,成績越來越差,這是怎么了?”“孩子不聽話我就火大,罵他,甚至打他,過后自己又后悔,這么管他到底對不對?”
……
錢報記者在家長們的來信中挑選了幾個代表性的案例,請宋健男老師為這些家長支支招。
另外,“智慧家長”項目繼續接受報名。50個免費名額,活動將在杭州圖書館舉行,想參與的家長需要將自己遇到的困惑以文字方式詳細說明,并將聯系方式一并發至郵箱qingyuefang@qq.com報名,我們將從中篩選并電話通知可以參加的家長,若沒有接到電話通知,后期通過郵件進行回復。
孩子總和我冷戰
說不聽勸不聽怎么辦
●家長說
我家兒子今年高一,平時住校,雙休回家。一到雙休或節假日他就徹底放松,作業也不大肯做,整天看網絡小說和玩電腦,作業都不能按時完成,更不用說復習預習了,成績也差。他一直這么認為:在校時學習這么累了,雙休、節假日本來就是讓我們休息的。班主任老師也說他對自己要求太低,所以學習不上心。
平時他也不愿跟我們說話,一說他就發脾氣,發脾氣后就出去外面溜達,有時甚至一整天見不到人。宋老師,您說我該怎么辦呀?
●宋健男答
孩子進入高中以后,又是一個全新的環境和階段,對學生來說高中生活面臨著新的任務和挑戰。這個階段孩子自身的主觀性和自我意識也同時在增強,和一些學校的制度、家長的要求會出現沖突與矛盾,孩子出現“逃避、退縮、反抗”行為也是正常的,具有普遍性,請家長對孩子多一些理解。對于學校的要求與孩子本身的進步之間存在的差異,也需要家長客觀看待。孩子的變化是一點一點發生的,太“心急”只會讓雙方更焦慮。
關于和孩子溝通的方法,相信父母做過很多努力,也相信一定有成功的經驗,請您回頭想想,在與孩子交流的過往中那些成功的經驗是怎么發生的,是否還可以繼續嘗試。每一位家長都比專家了解孩子的具體情況,這是父母的天然優勢。
建議家長這樣來使用自己的耳朵、眼睛和嘴巴。若一只耳朵聽到了“負面”的信息,另一只耳朵也聽聽“正面”的信息;一只眼睛看到“壞”的一面,另一只眼睛也記得看看“好”的一面,相信這樣做之后,講出去的話會更中聽一些。
和孩子講道理,他滿口答應
但過后就忘,怎么辦
●家長說
我家兒子上小學一年級,他自控力太差,上課不認真聽課,小動作特別多,比如玩鉛筆盒了,玩鉛筆橡皮了,老師走到他面前才稍有收斂,但沒幾分鐘又恢復老樣子。
在家寫作業也很不情愿,動作拖拉,看他這個樣子我就火大,然后就罵他,甚至打他,過后自己又后悔。也有講道理的時候,但沒效果,他當時答應,過后就忘記。和他們老師溝通后,他們老師也建議一定要采取強制措施,把他壓制住,不然以后有苦頭吃了。
真不知道怎么教育他才合適,才有效。
●宋健男答
一年級的孩子還處在兒童時期,小動作、寫字時“不安分”、自控力差這些情況同樣具有普遍性,不過打罵孩子的做法不提倡。
孩子的這種情況是小學一年級之后才有的嗎?如果是,那也許是孩子對于新學習環境的適應過程,建議和老師多些溝通,再聽聽學校其他老師的建議,鼓勵和肯定孩子做的一些小事。看到孩子的“變化”和“成就”時要適度、客觀地加以贊賞。
相信家長們也會經常表揚孩子,比如“你真棒”等等,如果能夠把內容再具體一些,會更好。多聽聽孩子是怎么把這件事情做好的,讓孩子清晰地知道自己有哪方面的能力。
不過具體情況也要具體分析,比如孩子真的是小動作太多,去兒科做個檢查。
以上內容僅供家長們參考,請勿對號入座,還是那句話,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和特質。本報記者王麗/文林焱挺/漫畫
原標題: 如果一只眼睛接收了負面的灰色 另一只眼睛需要看到積極的陽光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