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許多人都收到過顯示為10086積分兌換現金的短信,而這樣一條偽基站發來的詐騙短信讓很多受害人損失慘重。廣州的何小姐按照短信提示操作后,她銀行卡里的5萬多元錢竟然不翼而飛。同樣因為一條短信,無錫的王女士損失了43萬元。
原來這些顯示為10086的短信里,都隱藏著一個高仿的移動營業廳釣魚網站,受害人填寫的所有信息會全部顯示在網站的后臺上。更恐怖的是,這個釣魚網站背后還潛伏著一個木馬病毒,它能夠攔截銀行發給用戶的所有短信,并悄悄地轉發到騙子的手機上。由此騙子可以迅速為受害人開通手機銀行和快捷支付等功能,就這樣受害人銀行卡里的存款完全被騙子所掌控了。
那么騙子究竟是如何將銀行卡里的錢轉移出來的呢?央視財經記者發現在一些QQ群里,有人在公開兜售身份證和銀行卡。在一位賣家的QQ空間里,幾百張身份證被拍照上傳供買家任意挑選。每張價格200元左右。這位賣家告訴記者,他每年能夠賣出四五千張身份證,其中大部分被用來辦理銀行卡。不僅身份證公開買賣,甚至連同用身份證開戶的銀行卡也可以成套出售。
網絡上賣的銀行卡是真的嗎?通過一位賣家,記者購買了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四套銀行卡。這些銀行卡,除了開戶人的身份證以外,還包括網銀U盾和綁定的聯通手機卡,經過測試這些銀行卡的網銀、轉賬、支付等功能一應俱全。
用買來的身份證真的可以辦理銀行卡嗎?在北京工商銀行西四環支行,工作人員沒有任何疑問,記者就順利地辦出了銀行卡。
在中國銀行和農業銀行雖然工作人員也發現身份證上照片與記者明顯不符,但記者還是順利地辦出了銀行卡。正是利用銀行這個漏洞,網上一些人專門幫助騙子干起了洗錢的勾當。
一次洗錢的過程會涉及到幾張甚至幾十張這樣的銀行卡,這也給警方追繳受害人錢款帶來極大的困難。深圳保安分局網警雷耿告訴我們:“他們買的這些銀行卡,如果追查的話,基本也就是追查到開卡人這一級,用卡人這一級就很難追查。”就這樣,這些在網上隨意買賣的身份證和銀行卡,成為一些不法分子大肆騙錢的有利工具。
本報記者詹麗華整理央視財經提供
原標題: 一條積分兌換現金的短信 怎樣讓用戶損失了43萬元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