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由無數上班族含淚傾情出演的年度最強災難巨片《上班》已在全國同步上映。而作為主力的“孩子他媽”群體來說,除了各種自己起床失敗、無力上班外,更放心不下的就是尚在病中的寶寶。
記者從杭州市兒童醫院了解到,春節期間,因為氣溫變化、不正確飲食、意外傷害等原因,來醫院就診的患兒仍然很多。杭州市兒童醫院門急診副主任醫師廖震表示,據初步統計,從大年三十至今,每天門急診量都在800多人次,主要以感冒、發燒等上呼吸道感染為主,患急性胃腸炎的孩子也不在少數。

孩子腸胃不好喝奶不是一種補充營養的好方式
“醫生,快看看我兒子,今天下午就開始拉肚子了,也吐了好多次,現在還有點熱度啊。”晚上9點半左右,果果媽拉著10歲的果果進了杭州市兒童醫院的急診室,這已經是當天前夜班的值班醫生廖震在坐診的三個小時里,接診到的第四個因為吃壞肚子而患急性胃腸炎的孩子了。
原來,果果剛從姑姑家拜年回來。因為酷愛甜食,所以吃了很多巧克力,還喝了兩瓶可口可樂,到了吃飯的時候,又因為吃不下只吃了幾個糯米圓子。果果媽想著過年就隨孩子去了,可開始還跑跑跳跳的,到了下午就喊肚子疼了。
“因為飲食不規律或者吃太雜而導致急性胃腸炎的孩子很多,主要以小學生為主。”廖震特別提醒,孩子上吐下瀉是一件讓人很心疼的事,許多家長認為喝牛奶、泡奶粉是一種利于消化、有助補充孩子營養的方式,但是事實并非如此。“奶制品以蛋白質為主,并不易消化,初期應以喝粥、面條等面食為主。”
孩子生活環境以固定為好盡快調整生活節奏
另外,因高熱而引起的驚厥,也是春節期間小兒常見急癥,以4~6歲幼兒為主,多表現為神志不清,有陣發性四肢和面部肌肉抽動。杭州市兒童醫院急診科林曉燕醫生表示,總體來說,看急診的孩子里,有的是春節隨家長走親訪友去了人流密集處,病毒感染引起發熱;有的是吃太多上火的東西,喉嚨發炎了。
專家提醒,孩子的生活環境以固定為好,應少去人流密集處,盡量減少染病風險。眼看,孩子的寒假也快結束了。家長務必要及時幫助孩子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盡量讓孩子吃清淡一點的飯菜,并保證一日三餐的按時按量。并讓孩子盡快調整生活節奏,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逐漸恢復到上學時的作息習慣。

針對小兒常見的發燒、咳嗽等疾病癥狀,廖震也給出了一些飲食建議:
一、發燒
高熱是感冒、咽炎、肺炎、扁桃腺炎等疾病都會引起的。發燒時幼兒新陳代謝加快,體內的鹽份和水份大量流失,因而此時的首要問題不是補充營養而是補充水份。及時補充水份既可以幫助退燒,又利于體內代謝物和毒素的排泄,并可縮短病愈時間。
飲食方案:
有的父母見孩子因發熱而不思飲食,唯恐影響了營養供給和發育,于是強迫孩子吃肉類、雞蛋等高蛋白食物,殊不知這樣做往往弊大于利。家長應當視孩子的病程發展情況進行及時、適當地飲食調配:
患病急性期:孩子食欲差、熱度高,此時應以流質食物為主,如米湯、牛奶、果汁、綠豆湯等;
恢復期或退燒期:可調配半流質食物,如營養米粉、肉末菜粥、面片湯、雞蛋羹等;
退燒后:可吃些稀飯、面條、新鮮蔬菜等易消化的菜肴。
二、咳嗽
不少家長對寶寶經久不愈的咳嗽非常頭疼,給孩子服用止咳藥擔心藥物的副作用,不吃藥又擔心加重病情轉為咽炎或肺炎。其實,家長應給孩子補充充足的水分,幫助稀釋痰液,使痰易于咳出,并注意飲食應盡量清淡。
飲食禁忌:
少吃花生、瓜子、巧克力等油脂高的食品,容易滋生痰液,使咳嗽加重。
不要吃油膩以及過咸、過甜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腸負擔。
忌食冷、酸、辣食物,會刺激咽喉部,使咳嗽加重,痰不易咳出。
三、腹瀉
腹瀉是幼兒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對于腹瀉的患兒既要進行及時的藥物治療,同時相應的飲食調整尤為重要。
應遵循少量多餐原則,減輕胃腸壓力,主要是給患兒飲用足夠的液體,預防脫水;
宜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例如面片湯、米粥、胡蘿卜湯、蘋果泥等。
飲食禁忌
牛奶、甜食、豆類物質及豆制品等宜導致脹氣的食物不宜食用;
減少蛋白質的攝入量,如雞蛋、奶類及肉類食物等;
忌食富含纖維素的水果,如菠蘿、西瓜、白菜、辣椒、韭菜、紅薯等,以免促進腸道蠕動增加腹瀉。
原標題: 春節急性腸胃炎小患者劇增 對付亂吃的熊孩子飲食有禁忌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