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浙江省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屈百鳴在他的個人微博“百鳴老屈”上發了一組照片,觸目驚心,還有一段文字——
男性28歲,胸痛3小時,急性心梗,明知超高血脂十幾年,竟然不吃藥,還抽煙!
照片是這位男性患者的手部,左手手背多了一層血紅色的皮膚,就像紅色的木耳,比正常的皮膚高出一兩個厘米。
屈百鳴主任說,這個患者長的是皮脂瘤,這是血脂比正常范圍高出幾十倍后的一些外在表現。
“這位患者才28歲,那天夜里送到醫院,急診室把我叫到醫院,急性心梗。從片子上看,他的心臟左邊大血管都壞死了,我們也是盡全力用支架保住了他右邊的血管,盡管如此,他的心臟功能已經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過了幾天,這位小伙子恢復過來。我去查房,他的親人拉住我,一定要好好謝我,說小伙子前兩天剛結婚一周年,要是那天心梗真的走了,那他妻子怎么辦?兩個小年輕孩子都還沒有呢!還好,小伙子命保住了,不幸中的萬幸。但是,我狠狠說了他一頓,為什么?明知道自己血脂不好,還不吃藥,不控制飲食。”屈主任說起這個小伙子,真是痛心疾首。
冬天血脂更易異常
最近冠心病發作患者較多
屈主任說,最近收到不少冠心病發作的患者,弄得不好就是心梗了。好多就是因為血脂沒有控制好,而高血脂和高血壓、高血糖并稱為“三高”,但普通人監測血脂不像血壓、血糖那么方便,血脂有異常,也很難察覺。
我國目前已經有至少2億的血脂異;颊撸@意味著每7個成年人中,至少有1個人血脂超標。雖然早期的血脂異常對生活沒有多大的影響,但血液內的血脂含量高,容易黏附在血管壁,形成動脈粥樣硬化,臨床上有不少因忽視血脂,導致心梗、腦中風等要命的心腦血管疾病。因此,高血脂在醫學界也被稱為“沉默的殺手”。
浙江省衛生計生委疾控處有2012年《浙江省代謝綜合征調查》數據:浙江省成年居民血脂異;疾÷蕿49.19%;糖尿病患病率為5.4%,代謝綜合征患病率為17.3%,高血壓患病率為23.56%。接近一半的浙江居民有血脂異常的問題。
屈主任說,血脂異常與心血管疾病關系密切。有研究顯示,冠心病死亡中77%歸因于膽固醇水平的增高,這一比例遠遠高于高血壓、糖尿病、吸煙等其他多個與冠心病發生相關的危險因素。
血脂高的人
春節聚餐少吃蹄髈、羊肉、排骨
為什么冬天大家控制不好血脂?
屈主任說,冬天吃得多,動得少。血管里面油脂多了,但沒有及時消耗掉。
不少人講究冬季進補,但是高血脂患者可不能亂補。
“我看不少冬季進補方的原料是豬蹄髈、羊肉、排骨,脂肪量高得嚇人,食用可能會吃下過多飽和脂肪酸,容易導致膽固醇偏高,造成身體負擔。”
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高尿酸的患者,驟然進補,容易使病況加重,應以“涼補、平補”較適宜,因此吃補品或者調整飲食,要特別注意。
在冬天,高血脂患者的飲食建議是:做好體重控制,減少攝取油煎油炸的食物、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脂,蛋黃每周攝取不超過2至3顆,避免飲酒過量而造成三酸甘油酯上升,多攝取富含纖維質的食物。
飲食控制是血脂控制的關鍵。血脂異常者最好選擇低脂、低糖、低鹽的飲食方式,少吃含膽固醇高的蝦蟹、動物內臟、蛋黃等;少吃甘油三酯豐富的食物,比如肥豬肉、臘肉、香腸等;可多吃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肉類,如魚肉等;多吃雜糧、青菜,特別是木耳、芹菜、洋蔥、山楂等食物。
看體檢報告關注我們的血脂
體檢報告中,血脂總共有4項指標: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其中,前兩者最常出現異常。
屈主任說,甘油三酯偏高,與飲食和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多數是由于經常大魚大肉、煙酒不離手造成。如果4項指標中,僅甘油三酯超標,且超標不嚴重,一般可通過控制飲食糾正。
總膽固醇與飲食有關但關系不大,它與內分泌、代謝、遺傳等因素關系密切。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反映了膽固醇水平,前者是好的膽固醇,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后者是壞的,會附著在血管壁上,過量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塊,逐漸堵塞血管,引發冠心病和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
如果血脂4項指標中,有2項以上超標,則意味著血脂超標的情況相對嚴重。如果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則要及時就醫。
“還要引起注意的是,血脂的這些指標,就算沒有顯示‘異常’的箭頭,也不一定是健康血脂,沒有箭頭,只說明屬于人群中的平均水平,如果已有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相關疾病,血脂的檢查最好顯示‘箭頭向下’才比較保險。”屈主任說。
原標題: 新婚28歲小伙突發心梗 醫生感慨超高血脂,不吃藥還抽煙!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