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產地證是證明商品原產地的一種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明文件,是商品進入國際貿易領域的“護照”。近年來,隨著我市外貿經濟快速發展,原產地證特別是可以享受進口國關稅優惠的原產地證使用越來越廣泛。
“需要注意的是,原產地證的使用必須符合真實原則,否則容易招致國外退證查詢。”臺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務處處長鄭敏郎說。
根據行政合作原則,進口國有權對出口國簽發的原產地證書進行核查。一旦發現企業存在不如實申報,不但不能享受進口關稅優惠待遇,還可能面臨行政處罰,給企業帶來嚴重經濟損失。
據統計,去年我市收到原產地國外退證查詢28份,相比2013年的76份,出現了大幅下降。查詢的國家主要為印尼、泰國、巴基斯坦等,其中印尼數量最多,占到退證查詢總量68%,退證查詢主要涉及的內容為證書真偽、原產地標準、直運規則等。
據悉,收到國外海關的退證查函后,檢驗檢疫部門立即開展涉及證書的調查和答復工作,要求企業提供相關合同、發票、箱單等一整套外貿單據,并前往被查詢企業進行實地調查,確保調查結果真實,做到回復精準、迅速。
近年來,為提高轄區原產地證書的簽證質量,臺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采取了多項舉措。譬如,加強原產地政策宣貫,聯合地方政府部門、進出口企業協會召開原產地政策宣貫會,有效提高社會、企業對原產地優惠政策的認知度;加強申領員管理,聯合進出口企業協會舉辦原產地申領員培訓班,不斷提高申領員業務水平;加強空白原產地證書管理,實施空白原產地證書核銷登記;加強異地采購貨物原產地情況審核,有效防止企業虛假申報生產企業及貨物的原產地標準;加強行政執法稽查力度,嚴厲查處多家企業不如實申報貨值或進口成分案件。
檢驗檢疫部門提醒相關出口企業:今后,要加強對原產地政策的了解,熟悉所經營出口的商品,尤其是含有進口成分的貨物的原材料組成及加工工序;增強誠信守法意識,對合同、發票等外貿單證嚴格審核,如實申報貨物名稱、進口成分和生產企業等相關信息;建立產品溯源機制,以便及時配合檢驗檢疫部門第一時間開展退證調查,避免出口貨物長時間滯港不能通關,降低直接經濟損失。
原標題: 去年我市原產地證國外退證查詢量大幅下降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