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6日,位于市府大道的新華書店內,不少學生在父母的陪同下來看書購書。
如今,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書香教育,給孩子出書的風氣漸盛。
少數學生的作品被出版社看中,如溫嶺市第三中學初二學生楊渡,最近,他的長篇武俠小說《闖江湖》,被《兒童文學》雜志出版社看中出版,而在此之前,他的另一部短篇小說集《喜糖的魔力》于2013年出版,成為一名00后作家。類似的學生作家還有三門海游中學初一學生張習,她的作品獲第六屆魯迅青少年文學獎一等獎,個人文集《童年的熏衣果》被選入《浙江省少年文學新星叢書》。在這之前,張習曾獲浙江省第八屆“少年文學之星”征文大賽一等獎,被授予“浙江省十大少年文學新星”稱號。
而更多的現象則是,家長自費為孩子出書、出作文集,還有些老師也為學生編過作文集。張先生去年過年回家就碰到這樣一件事:親戚把自家小孩的作文印成書,親戚朋友人手一本,總共500本,沒少花錢。拿到書的人對小孩一通夸獎,比如“小小年紀就出書了,了不得”,“以后要當大作家了”,“你們家基因好,寫作天賦有遺傳”。
對于這個做法,張先生認為過于高調,不贊同,因為孩子性格活潑外向,聽到表揚容易沾沾自喜,他私下跟孩子的父母溝通,建議多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但不起任何作用。
記者也曾提問一個小學六年級學生:“你知不知道隔壁班有同學出書了。”學生回答得很冷靜:“這有什么,我們班也有好幾個同學出書了,出錢就行。”
家長從小學開始為孩子出書、出文集,對孩子的成長到底好不好?
意見交鋒:家長掏錢為孩子出書是愛是害
“你會花錢為孩子出書嗎?”就此問題,記者向20位家長朋友提問,8位家長表示會,12位家長表示不會,但其中有10位表示會將孩子的習作收藏。
于是,記者從8名表示會出錢為孩子出書的家長中隨機挑選了5位,作為正方“為孩子掏錢出書是愛”,從10名表示會將習作打印收藏的家長中挑選4位,再從剩余2名不會出書也不會收藏的家長中挑選1位,共5位作為反方“為孩子掏錢出書是害”,進行了一場網上辯論,總結如下——
正方家長認為,孩子的教育應該多鼓勵少批評,老師在學校不可能表揚每個學生的文章,應該由家長來彌補。給孩子出書,是肯定和鼓勵孩子的寫作能力,讓他們有當作家的感覺,樹立自信;與親戚朋友分享,讓更多人知道,則更能督促孩子寫出好文章,所以花錢為孩子出書是愛。
反方家長認為,花錢為孩子的“才華”或虛榮心買單,過早地將孩子的天賦進行包裝并推到人前,是害了孩子。孩子年紀小,容易自卑也容易自滿,正是培養閱讀習慣的時候,花錢出書讓孩子覺得出書很簡單,就會懈怠閱讀與學習,原本有寫作天賦也會被逐漸抹殺,得不償失。家長應該重點培養學生寫作與閱讀習慣的養成,可以為他們整理作文收集成冊,也可以讓他們自由發展,花錢出書是拔苗助長不可取。
各方觀點:培養閱讀習慣更加重要
站在教師的角度,溫嶺市第三中學語文老師林抗認為,學生出書要因人而異,不是所有學生都適合出書。“學生出書要有很強的語言天賦、足夠的閱讀積淀和不浮不燥的性格。如果家長或老師不足夠了解這個學生,過早拔苗助長不是好事,甚至會抹殺掉學生原本可貴的童趣和想象力。”林抗是楊渡的語文老師,她評價楊渡性格溫和沉靜,也有很深的閱讀基礎。楊渡的課堂習作表現并不突出,甚至有時候考試作文會跑題,但語言表達能力非常強。
寫文章或寫書,都跟一個人的人生閱歷相關,林抗希望家庭或學校重點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不是每個會寫作的學生都要成為作家,也不是出了書就是作家。把孩子的習作整理成集子,給孩子樹立信心鼓勵寫作可以,但不要大張旗鼓。學生文章寫得好,最寶貴的就是天真的想象。如果孩子攀比,家長要教育孩子,真正的作家不是花錢出書。”
“寫作的確需要一定的天賦,但關鍵要培養孩子多讀、多寫、多觀察。張習寫作,我沒有要她成為作家,就像我讓她練書法并不是要她成為書法家一樣。在孩子的成長階段,家長要做的是引導孩子去感受文學和藝術的魅力,陶冶性情。至于還如何發展,要順其自然。”張習的父親這樣說道。張習也告訴記者,大量的作文比賽加上作文集出版,讓她更加自信,但是生活依舊,她還是會練練書法,保持閱讀習慣。
對于閱讀,楊渡的父親楊邪則認為,文章看完就忘了,是最正常的狀態。“尤其是小學生,許多文章他們只需要感受,不需要分析。孩子與大人比,最大的優勢就是想象,楊渡走在路上看到大樓就會開始構思故事,我們不會,那就是現實生活。”
楊邪自己也是一個作家,在家里辦作文補習班。楊渡很相信父親,但楊邪讓楊渡坐最后一桌,從不給兒子過多指點。“許多作家培養不出作家孩子,是因為干涉太多了。作為家長,任何指導都是錯的。創作是讓靈性最大限度得以爆發,給他們寫作教條就是扼殺靈性。”
楊邪的作文補習班里,有不少家長要求把孩子的文章推一推,表示出點錢也沒關系,他認為沒有必要。“有些家長覺得能鼓勵孩子。但鼓勵孩子最好的辦法是給予自由空間,他會發展得讓你驚奇,這也是我在楊渡身上看到的。”
“不是每個人都要成為作家,但每個人必須學會閱讀與思考,享受寫作就像享受閱讀、音樂、電影帶來的樂趣。”楊邪說。孩子好比家長一件重要的人生作品,家庭教育要掌握孩子的個性,發掘特長,營造一個好的發展環境。
原標題: 學生“出書熱”,對成長到底好不好?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