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個曾經鮮活的生命:趙麗蓉、羅京、陳曉旭、姚貝娜……這是一組觸目驚心的數字:世界癌癥報告統計,2012年中國癌癥發病人數為306.5萬,約占全球發病的1/5;癌癥死亡人數為220.5萬,約占全球癌癥死亡人數的1/4。
發病率接近世界水平
據去年以來在北京、上海、甘肅、浙江等地走訪大量腫瘤防治專家和臨床醫生了解到,伴隨著老齡化加劇、生態環境遭受破壞、不健康生活方式及食品安全問題凸現,我國腫瘤發病率多年持續上升,已成為一個必須高度重視的公共衛生問題乃至社會問題,中國亟須向腫瘤宣戰。國家癌癥中心腫瘤流行病學研究員代敏介紹,今后20年,我國癌癥的發病數和死亡數還將持續上升:根據國際癌癥研究署預測,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我國癌癥發病數和死亡數到2020年將上升至400萬人和300萬人;2030年將上升至500萬人和350萬人。
我國癌癥發病率接近世界水平,但死亡率高于世界水平。
腫瘤防治專家認為,癌癥死亡率居高不下,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我國癌癥發現較多處于中晚期。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抗癌協會副理事長程書鈞說,美國近些年來癌癥的發病率有所下降,其5年生存率大約在60%至70%,而我國腫瘤患者5年生存率大約在30%左右。
北京肺癌發病率增長43%
2006年我國第三次居民死亡原因抽樣調查結果顯示,30年來,乳腺癌死亡率上升了96%,而肺癌死亡率更是狂飆465%。目前肺癌占全部癌癥死亡的22.7%,已成為我國癌癥死亡第一殺手。
“肺癌的發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升高,35歲開始人群肺癌發病率上升加速。”北京市腫瘤防治辦公室副主任王寧說,10年間北京市肺癌的發病率約增長了43%。
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宣傳部部長、北京宣武醫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形象地比喻肺癌為被煙氣、大氣、油氣、生氣等“氣”出來的病。
肺癌是癌癥死亡第一殺手
第三次全國居民死亡原因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城鄉居民的腫瘤死亡構成正在發生變化,與環境、生活方式有關的肺癌、肝癌、結直腸癌、乳腺癌、膀胱癌死亡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全國腫瘤登記地區惡性腫瘤發病第一位的是肺癌,其次為胃癌、結直腸癌、肝癌和食管癌;死亡第一位的是肺癌,其次為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結直腸癌。
相關資料估計,每年全國因腫瘤造成的門診和住院花費數百億元,是衛生總費用上漲的重要因素之一。2006年我國第三次居民死亡原因抽樣調查結果顯示,30年來,乳腺癌死亡率上升了96%,而肺癌死亡率更是狂飆465%。目前肺癌占全部癌癥死亡的22.7%,已成為我國癌癥死亡第一殺手。楊功煥說,肺癌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起,就成了我國第一位的癌癥,F在肺癌死亡率我國是以每年4.45%的速度在上升。
推行癌癥綜合防控策略
40多年前美國向癌癥宣戰。1971年,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簽署《國家癌癥法》,醫療界認為是吹響了向癌癥宣戰的號角。當前,美國癌癥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開始下降。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院長季加孚說,我國對癌宣戰的時刻到了。“中國正面臨一場應對癌癥的戰爭。”談及我國癌癥現狀,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科院院士陳竺不久前表示。季加孚、王明榮等建議,癌癥防治工作國家應下定決心、加大力度、集中各方面力量,共同開展工作。需要樹立“大衛生”觀念,群策群力推行癌癥綜合防控策略。各級政府應建立政府領導、衛生部門主導、多部門協作和社會廣泛參與的癌癥預防控制工作體制。針對“家底不清”的狀況,專家建議,應盡快健全腫瘤登記系統,擴大覆蓋面,提高數據質量,確保數據的可利用性,為制定與調整預防控制工作策略提供依據。
針對當前癌癥患者看病貴問題,腫瘤防控專家建議,將更多抗腫瘤藥物納入醫保,與患者共擔藥品費用;引導慈善機構進入腫瘤防治領域,開展慈善贈藥、設立專項救助基金援助困難患者等活動;加強國產藥物研發,與進口藥開展良性競爭,降低藥品價格。開展早診早治也是專家們的共同建議。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宣傳部部長、北京宣武醫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說,在肺癌高發地區鎖定肺癌高危人群,定期進行低劑量螺旋胸部CT篩查可以發現許多的早期肺癌患者,而早期肺癌通過微創外科手術可以達到臨床治愈。
季加孚、支修益等專家建議,可組建腫瘤專科防癌體檢中心及腫瘤防治研究中心,研防結合,醫防結合,加大預防力度,降低腫瘤發病率、提高早期腫瘤的檢出率;積極推進重點腫瘤早診早治項目,完善技術方案,探索有效的運行機制;注重基層社區醫生的培訓,提高其對腫瘤患者早期征兆的識別。
支修益建議,將癌癥篩查、防癌體檢及早診早治逐漸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醫保支持的衛生服務體系;將腫瘤預防工作納入腫瘤醫院和三級甲等醫院考核的重要指標。
原標題: 我國癌癥發病率接近世界水平 肺癌是癌癥死亡第一殺手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