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節正是河道疏浚的大好時期。眼下,路橋區“因河制宜”對區內大小河道進行疏浚,掀起治水新高潮。
1月16日上午,記者跟隨工作人員來到南官河峰江段。兩艘船并肩工作,一艘鏈斗式挖泥船負責清淤,一艘負責運輸淤泥,挖出的淤泥直接通過管道放置在運輸船上,裝載滿了運到棄土場。“這次對南官河的疏浚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三次,前一次大概是10多年前了。”水政監察大隊大隊長李兆偉告訴記者,由于生活水平提高、農業結構的變化等原因,河道淤積速度加快。自“五水共治”開展以來,河道疏浚工作一直在做,而此次的清淤方法為鏈斗式挖泥船作業。“鏈斗式挖泥船適用于河面比較寬的河道,清淤后河底比較平整。”李兆偉解釋道。
新橋浦的清淤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一艘船裝滿淤泥后,另一艘船立刻換上來,河面保潔船也在相互配合。與南官河不同的是,可通航但河面窄的新橋浦只能用抓斗式挖泥船工作。當天,不少村民站在河岸上圍觀。“不挖不知道,真是什么都有,太臟了。”新橋鎮田際村村民老王激動地說,“還好現在清理掉了,不然一到夏天就發臭,住在旁邊的人都得關緊門窗過日子。”
在蓬街鎮浦南村的一條小河內,幾名工作人員身穿防水衣,站在河內用泥漿泵沖洗河底,進行干水作業。“首先要把河道分段修筑圍堰,一般是200-500米一段,將水抽掉,然后人工清理垃圾,再使用高壓水槍沖洗和泥漿泵抽吸完成。”李兆偉說,村級河道及池塘河面大多狹窄,挖泥船開不進來,因此只能采用泥漿泵法疏浚徹底。
據了解,路橋區計劃在今冬明春完成河道疏浚162條,共計192.729公里。截至目前,已完成河道疏浚178條,共計183.06公里,總投資1436.21萬元。池塘計劃完成2152口,現已完成1950口、工程量212萬立方米,累計投資2013萬元。
原標題: 路橋“因河制宜”掀治水熱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