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獲悉,近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以下簡稱支付清算協會)下發《關于加強預付卡行業風險管理防范業務風險相關事宜的提示》的通知(以下簡稱《提示》),目前預付卡機構已收到《提示》。
《提示》稱,“近期,部分預付卡機構暴露出經營管理不善、風險防控能力薄弱等問題,有3家獲牌預付卡機構陸續發生風險事件,現對從事預付卡發行與預受理的成員單位做出風險提示。”
多家預付卡機構人士也告訴記者,《提示》強調預付卡業務管理,其中備付金管理是核心。
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預付卡行業就顯得不太平靜,由于行業盈利困難,還出現了行業整合和機構挪用備付金的情況。
《提示》稱,成員單位應對照風險提示內容,結合自身業務實際開展自查自糾,以有效控制行業風險,共同維護預付卡行業的健康發展。
支付清算協會還希望成員組織遵守預付卡業務管理辦法落實實名制,做好備付金管理核對校驗等工作。
據了解,商業預付卡的盈利包括備付金的使用收益、卡內過期資金和卡內殘值收益。備付金是指商業預付卡中尚未使用的貨幣資金。預付卡的商業模式使得預付卡在銷售和使用完畢之間存在一定的時間差,于是就形成了一定的在途資金,即備付金。
央行方面稱,《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等文件,對非金融支付機構從事支付業務,包括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客戶資金的存放、管理、使用,都有明確規定。其中,特別強調,不得挪用客戶備付金是非金融機構支付業務的一條紅線,支付機構必須嚴格遵守。支付機構接收的客戶備付金必須全額繳存至支付機構在備付金銀行開立的備付金專用存款賬戶。
業內人士也告訴記者,預付卡公司多通過商業代理和異地代理模式開展業務。不過,異地代理沒有被納入備付金監管中去,通過異地銷售獲得的資金可直接進入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其他結算賬戶,因此,這就存在消費者資金被挪用的可能。
原標題: 多家預付卡機構發生風險事件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要求成員自查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