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臺州人在網上賣了380億元產品
2015年01月07日 來源: 臺州商報 朱玲巧/文 李昌正 實習生 姚挺一/攝

  在椒江區葭沚街道太陽新城便民服務中心“聚寶公社”,市民正在購買物品。

  

  “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果然不是徒具虛名,去年網上零售同比增長了82%

  我市有近10萬家生產企業,有70%以上的產品適合電子商務,潛力巨大

  數讀

  ●380億元

  2014年全年實現網絡零售預計380億元,同比增長約82%,約占全省6.8%

  ●250億元

  2014年全市居民實現網上消費預計達250億元,同比增長約42%,實現網絡零售順差預計達130億元

  聚焦

  電子商務

  在農村“大展拳腳”

  啥叫網購?椒江東京村77歲的村民周詩福壓根就不懂,過去連電腦都沒摸過。但在去年“雙十二”當天,他也和年輕人一樣在狂歡中體驗了一把。這得益于“電子商務進萬村”項目舉辦的首期“電子商務全網購”活動,真正把網店“開”到了村民的家門口。

  “電子商務進萬村”工程,是我省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的重要“抓手”,我市浙江聚寶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是惟一一家承辦的企業。

  刺激農村的網購消費,只是電子商務進農村的一小部分。臺州制造業源于鄉鎮企業,根在農村,隨著信息網絡技術到來,他們自發地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成功地實現市場營銷渠道變換。

  記者從市商務局了解到,截至2013年底,臺州共有常住人口600多萬,其中農村人口占據了大多數;臺州農村網絡寬帶全覆蓋率廣,每百戶擁有家用電腦59臺、移動電話221部,信息通訊不用愁;臺州除了有豐富的制造業產業群外,也有很多農漁業產品,其中水果年總產量約130萬噸,水產品總量約140萬噸,生鮮配送當下正熱門,也可為農民解決銷路。

  實際上,在臺州已經有不少地方的農民自發形成了網商群體,全市擁有近6萬家網絡店鋪,其中半數以上散落在農村,村民們正通過電子商務“盤活”縣域經濟。

  全市已建成2個區域電子商務服務配送中心和1200多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店,為農村居民提供網上代購、代銷等服務。重點依托當地產業優勢、產品優勢,發展集群網店達1000多家。全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農村服務點建設試點已經啟動,市本級及天臺、三門、仙居三縣將率先在年底完成并交付驗收。

  據初步統計,臺州10多個淘寶村網絡銷售已達50多億元。

  “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好處有很多,一方面促進了當地村民本土化就業,村民們不用外出打工;另一方面吸引了外地的生產企業和電子商務企業進駐,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此外,還有助于推動企業從外貿型經濟向內向型經濟轉變。”臺州市商務局電子商務處處長牟毅說,臺州農產品品類多,季節性強,保鮮能力弱,對各類營銷渠道依賴性都非常強,電子商務的發展讓農民不愁銷路。

  回顧

  產業觸網常態化服務大網觸手可及

  自捧回“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的招牌后,去年我市從多方發力發展“電商換市”。

  去年6月5日,我市出臺《關于加快電子商務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和《關于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扶持政策》。

  圍繞市里新政,各縣(市、區)紛紛出臺相關扶持政策,拿出“真金白銀”支持當地電商發展。其中,椒江、臨海、玉環已發文落實財政資金分別為1000萬元、1000萬元和1200萬元(約)。

  政策對市場的刺激是明顯的:目前,全市以電子商務為企業名稱的有722家,應用電子商務企業數4萬多家,個體網店近6萬家,企業應用電商呈高速增長趨勢。

  產業整體“抱團觸網”成常態化。據統計,我市有近10萬家生產流通企業,有70%以上的產品適合電子商務,在汽車用品、塑料制品、交通設施用品、鞋帽、服裝、廚衛、家具、眼鏡等行業中集聚了20多個產業群。目前,黃巖模塑、溫嶺鞋帽、天臺汽車用品阿里產業帶和天臺汽車用品慧聰產業帶等都在探索“抱團觸網”的模式。

  我市也出現了一批“冒尖”的電商企業,他們正在努力搶占電子商務平臺交易市場份額,不斷延伸臺州電子商務服務輸出功能。“前店后廠”、“左右街”電子商務平臺,游離在服裝、鞋帽、箱包、家紡等行業中,入駐了2萬多家企業;“臺州商城網”在上海股交中心掛牌交易;“藥藥好”、“美萊美”、“長昌”、“祥客網”、“納聯”、“中國工量刃具商務網”、“浙江方林二手車網”等十多家電子商務平臺企業也在迎頭趕上。

  傳統企業想轉型,從過去的毫無頭緒到現在有了觸手可及的電商服務大網。

  我市第一批近50家各類電子商務服務主體已入駐浙江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縣以下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點建設也已啟動,爭取在明年一季度前全面完成第一批試點工作,明年實現全覆蓋。

  另外,目前在建、擬建電子商務產業園區(樓宇)16個,建筑面積達60多萬平方米,已經入駐企業達600多家,為應用企業和個體網商提供暢通、便捷的電商服務信息渠道與服務項目。

  現代物流的快速擴張,也為網絡零售提供了有效的支撐。2014年上半年物流業務總量7499.9萬件,同比增長79%,全國排名第15位,業務收入75002.6萬元,同比增長42.6%,全國城市排名第25位,物流快遞業規模總體上與電子商務交易額呈同步上升趨勢。不過,業務收入水平相對降低,快遞行業競爭愈演愈烈。

  電子商務人才在我市成了“搶手貨”,尤其是高端人才供不應求。我市制定了《臺州市電子商務培訓實施方案》,建立了高等院校、電商企業、行業協會共同參與的電商人才培訓模式,2014年至2017年內將完成覆蓋黨政機關、企業、電商專項人才、高校學生和社會大眾等各個層次共10萬人次的培訓,去年已經培訓176期13079人次。

  數據顯示,臺州在全國內貿網商密度最高的25個城市中排名第八,在外貿網商密度最高的25個城市中排名11,在零售網商密度最高的25個城市中排名13,這些數據都表明臺州電子商務正迎來了歷史性發展機遇。

  展望

  進農村進企業進市場進社區

  “爭取2015年完成網絡零售額500億元、居民網絡消費350億元以上。”這是臺州市商務局電子商務處給新的一年定下的目標。

  當前,我市電子商務發展雖已具備一定基礎,但總體還處于全省中游水平。我市電商企業大多從草根發展壯大,國內外知名的電商企業入駐我市還不夠多。隨著電子商務對各行業滲透和融合越來越深入,電子商務企業對法律法規、金融支持、物流配套、信用體系等方面的配套服務需求也越來越迫切,這對我市電子商務的發展來說無疑是個挑戰。

  除了繼續細化原有的政策外,牟毅將明年的工作主要歸納為“四進”,即電子商務進農村、進企業、進市場、進社區。

  “在進農村方面,今年是浙江省實施‘電子商務進萬村’試點工程最后一年,我市將繼續計劃在天臺、三門、仙居、黃巖等地依托當地產業優勢,發展集群網店,計劃新建400個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網店,3-4個電子商務配送服務中心。結合我市電子商務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制訂2015-2017年臺州市農村電子商務工作實施方案。”牟毅說。

  “企業方面,我們將啟動生產企業電子商務三年普及行動計劃,全面促進生產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業務,爭取3年內實現100%的規上企業開展電子商務。專業市場方面,將啟動電商化促進工作,包括推動市場商戶上網、電商園區改造、建設專業性第三方平臺以及和阿里巴巴合作建設專業市場產業帶等內容,推動專業市場轉型升級。”牟毅表示。

  此外,我市的電子商務進社區試點實施方案已報省商務廳待批,今年,將在全市范圍內啟動電子商務進社區試點,計劃在兩年內完成500個社區服務點建設任務,為居民解決電子商務最后500米商品配送問題。

  “特色館”、“產業帶”的打造將成為我市農副產品“觸網”的主要推手,依托臺州產業優勢,每年建成產業帶1個以上,確保網上商城運作標準化、規范化和常態化管理。依托龍頭企業的“榜樣作用”,打造一批電子商務示范性項目。

  臺州每年數百億元的資金都通過支付寶等平臺進行結算,如何把資金留在臺州?這是一直讓牟毅比較焦急的。

  “‘前店后廠’正在申請辦理《支付業務許可證》,爭取上半年獲準,‘臺州商城網’也正在積極申請,今年爭取本土電商支付平臺的‘零突破’。我市將對金融創新、支付手段創新給予一定資金扶持,支持多種支付手段同時并存,加快移動支付、引入銀行在線支付、P0S等支付的普及應用。”牟毅說。

  今年,我市除了重點培育或引進一些電商企業外,跨境電商的培育也將成為“重頭戲”。為了努力成為下一批國家跨境電商試點城市,我市將積極創建跨境電商園區,支持中非經貿港、星星電子商務產業園區成為省商務廳、財政廳重點支持的跨境電商園,爭取在年初投入運行。另外還要積極完善相關基礎設施,推進“電子口岸”建設,實現外貿單證的標準化和數據化,積極爭取省郵政管理局支持,設立國際郵件互換局分支機構。

 

原標題: 臺州人在網上賣了380億元產品

標簽: 商務 電子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羅亞妮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新聞爆料: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