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有了橋,我們進出更方便了”
2014年12月27日 來源: 臺州晚報

  10月24日,晴天。

  金寶福和往常一樣坐在路邊編織漁網,不時抬頭望望遠處的碼頭。“這些網都是用來捕撈鰻苗的,現在從事這個行當的人不多了。”

  因為港口開發,一直居住在頭門港的居民進出方便了;因為海門港泥沙淤積嚴重,他們最早提出了“攔海大壩”設想,并建議在頭門島開辟一個深水港——

  “有了橋,我們進出更方便了”

  金寶福是臨海上盤鎮頭門村的村民,今年44歲,臉被海風吹得通紅。頭門村位于頭門島上,島上大多是一些石頭建造的房子,目前還在島上居住的人非常少。在頭門港開發前,這里幾乎與世隔絕,村里大概只有260人。

  從金寶福記事起,他就居住在島上,那時島上居民還有很多,可由于出行不便,有能力、有門路的村民都搬出了這個小島。“我們都希望下一輩走出島嶼,生活得更好。”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島上的居民基本以“討海”為生,因而大部分家里都有漁船。金寶福說,開船到上盤鎮來回要2個多小時,他們就把魚蝦曬干再運到鎮上賣,三四家一起一個月能賣四五千斤。

  “每次量都不一樣,打漁就是看天氣吃飯。”金寶福笑著說,每年9月到第二年3月,他們的生活以捕魚為主,別的時候就打零工。一年能賺六七萬元,多的時候一年能賺10多萬元。

  趁著上岸賣魚時,他們也會在鎮上購買些生活用品、蔬菜等。“田地很少,我們在山上種些番薯,買蔬菜也不怎么方便。”

  那時,金寶福也會抽空去看看老婆和孩子。原來,島上沒有學校,孩子們都得去島外念書。為了照顧兒子,金寶福的老婆特意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子。

  金寶福說,在他小時候,島上不僅有小學、初中,甚至高中都有。可是因為出行不便,加上年輕人在頭門村根本待不住,村里的人口逐漸外遷,孩子們就只能出去上學了。

  想起以前,金寶福嘆了口氣說,進出實在太不方便了,加上手機信號也很差,沒電視可看,住在島上的大多是老人和中年人。

  于是,金寶福就努力存錢,在鎮上造了房子。“孩子長大了,他們都住在鎮上,我有時回鎮上住,不過捕魚忙就住島上。”讓金寶福開心的是,頭門港跨海大橋通了后,進出就更方便了,他們騎電瓶車到鎮上只需40分鐘。

  金寶福說,以前他們根本想不到會有這么一座橋連接頭門島到岸邊,他相信這里以后會越來越熱鬧,也相信他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本版撰稿記者盧珍珍施亞萍/文潘侃俊/圖

 

原標題: “有了橋,我們進出更方便了”

標簽: 港口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趙靜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