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便秘了,便秘是臨床常見的復雜癥狀,而不是一種疾病,排便次數減少、糞便量減少、糞便干結、排便費力等。上述癥狀同時存在2種以上時,可以疹斷為便秘了。正常便便應該是啥情況?一天一到兩次,一般情況在固定的時間解決,顏色呈棕黃色,表面光滑,無臭,米香味,傳說中的香蕉便。
長期便秘會對我們健康帶來哪些危害?
1、引起肛腸疾患。便秘時,排便困難,糞便干燥,可直接引起或加強肛門直腸疾患。如直腸炎、肛裂、痔瘡等等。肛裂和痔瘡都有可以引發大便出血,是導致貧血的一大誘因;
2、胃腸神經功能紊亂。嚴重便秘時,糞便潴留,有害物質吸收可引起胃腸神經功能紊亂而致食欲不振,腹部脹滿,噯氣,口苦,肛門排氣多等表現。長此以往,會導致腸道自主蠕動功能減弱甚至喪失;
3、形成糞便潰瘍。較硬的糞塊壓迫腸腔使腸腔狹窄及盆腔周圍結構,阻礙了結腸擴張,使直腸或結腸受壓而形成糞便潰瘍,嚴重者可引起腸穿孔;
4、易患結腸癌。可能是因便秘而使腸內致癌物長時間不能排除所致,據資料表明,嚴重便秘者約10%患結腸癌;
5、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發作。臨床上關于因便秘而用力增加腹壓,屏氣使勁排便造成的心、腦血管疾病發作有逐年增多趨勢。如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發作,腦出血,中風猝死等;
6、引起性生活障礙。這是由于每次長時間用力排便,使直腸疲勞,肛門收縮過緊及盆腔底部痙攣性收縮的緣故,以致不射精或性欲減退,性生活沒有高潮等;
7、影響大腦功能。便秘時代謝產物久滯于消化道,細菌的作用產生大量有害物質,如甲烷、酚、氨等,這些物質部分擴散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干擾大腦功能,突出表現是記憶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思維遲鈍等。
慢性便秘的六個誤解要注意
誤解1:纖維攝取量少是便秘關鍵。這不應該被視為便秘的“禍首”。但是,74%的受調查者都認為纖維攝取的多少,跟便秘有密切關系。纖維可增加糞便的分量和排便頻率,但是不表示多攝取纖維,就可解決慢性便秘問題。對于患有較嚴重的便秘者,太多的纖維反而會導致腹脹,使便秘情況加重。
誤解2:多喝水可促進排便。這也是常見的誤區。如果檢查證實是脫水導致便秘,那么多攝取水可能有助舒緩病情。反之,多攝取水對嚴重的慢性便秘的效果不大。
誤解3:便秘非病,會自然好轉和消失。六成接受調查者持有這種觀念。但是,并非所有便秘癥狀都可以自然消失,慢性便秘可持續至少三個月至數年,對個人的生活質量帶來不良影響。不久前,另一項調查也顯示,45%的便秘患者受慢性便秘困擾超過五年。
誤解4:便秘是年長者的疾病。除了年長者外,便秘也困擾著很多20—29歲的年輕女性。受教育較高者,患有慢性便秘的情況比受教育程度較低的女性高,比例為34%比25% 。
誤解5:結腸越長,越容易造成慢性便秘。每個人的結腸長度差異不大,大約1.5米。但是,52%的受調查者認為,結腸越長越可能造成慢性便秘。便秘是因為糞便在腸道蠕動速度慢,跟結腸的長度沒多大關系。
誤解6:月經期激素變化導致慢性便秘。激素不會造成慢性便秘,但是會對內臟功能帶來影響,這可能使慢性便秘惡化。
原標題: 長期便秘給健康帶來七大傷害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