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讓更多人吃上“技能飯”
2014年12月15日 來源: 臺州日報 通訊員 俞圣透

  日前,中華全國總工會頒發獎匾,授予臨海市總工會職工藝術學校為“全國職工教育培訓示范點”榮譽稱號,標志著該市職工培訓工作得到了全國工會系統的認可和信賴。

  近幾年來,臨海市總工會通過加強職工技術技能培訓,鼓勵新發明、新創造活動,完善職工成長成才機制等措施,讓更多人吃上“技能飯”,也為職工成才插上“飛翔的翅膀”。

  選準對象

  培訓工作“火”起來

  “像我們這個歲數的人,文化水平不高,也沒什么技能,家政月嫂培訓正好適合我。”今年11月,50歲的吳女士參加了臨海市總工會免費舉辦的月嫂培訓班?己私Y業后,她將獲得由國家人社部統一頒發的母嬰護理(月嫂)專項職業能力證書。憑著這么一張證書,吳女士在人才市場應聘專職月嫂時,每月的薪水將達到5000元以上。比起市場上其他沒證的月嫂,她的收入至少要高出20%左右。

  月嫂培訓班是臨海市總工會近年來職工培訓工作的一個縮影。在實踐中,臨海市總工會根據求職者的“口味”和社會需求設置技能培訓內容,職工培訓逐步形成了“職工技能培訓+學歷教育培訓+就業服務培訓”、“校企結合”等特色鮮明的培訓模式,充分發揮了臨海市職工學校和各培訓基地作用。

  據了解,除月嫂培訓班外,還開設有油漆、電工、電腦、攝影等技能培訓班。今年,臨海市總工會開設各類技能培訓368班,涉及32項工種,培訓職工15000人,取得中高級證書近2000人。

  團隊服務

  技能培訓“實”起來

  高技能職工技術服務隊、職工講師團、勞模技術志愿者服務隊是在臨海市總工會組織下成立的3支技術服務團隊。在今年5月臨海市總工會職工技術“幫扶月”中,這些在各自領域摸爬滾打成長起來的“師傅頭”們就親臨一線,在企業車間里手把手地帶起了“徒弟”。數控、車床、汽車零部件焊接等不少行業內的技術問題、難題在這些師傅的指導下化難為易、迎刃而解。

  “面對面破解技術難題,手把手教會操作方法,職工們提升的手上功夫都是實打實。”臨海市總工會經濟發展部部長林深告訴筆者,這樣師傅和徒弟之間近距離的交流將理論與實訓結合,針對性和實用性較強,同時也能促進企業職工在學與練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培訓效果十分顯著。

  除了技術幫扶外,臨海市總工會還組織職工講師團為廣大職工開展安全生產、勞動糾紛調解等方面的知識培訓,而另外一支由施克軍、葉金仙、金玲華等勞模組織的勞模技術志愿者服務隊則利用道德講堂,通過講述他們的個人事跡,向職工們宣傳愛崗敬業、服務群眾、誠實守信等職業精神。

  今年臨海市總工會技術服務團隊開展幫扶援助活動3場次,服務職工150人,職工講師團進企業授課20多場次。

  注重挖掘

  技能人才“強”起來

  童才國是浙江鐵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員工,從1987年參加工作開始,他就一直堅守在崗位上。頭腦靈活的他敢于創新、勇于實踐,在工作中完成了大小幾十項技術革新和設備改造,為企業節約生產成本近千萬元。去年,童才國還入選最美臺州人,獲得臺州市杰出職工銀錘獎。

  職工創新能力是企業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源泉。今年,為充分挖掘職工創新能力,增加企業效益,臨海市總工會加快推廣了企業職工科技創新工作室的創建工作。通過“我來搭臺、你來唱戲”的形式,進一步激發更多職工在生產中迸發出智慧的火花,從而掀起了該市科技創新的熱潮。

  截至目前,該市一共有27家企業設立了“職工科技創新工作室”,各工作室創新課題立項38個,創造經濟價值約1200萬元。

 

原標題: 讓更多人吃上“技能飯”

標簽: 職工 培訓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羅亞妮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