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學校里吃什么?吃得飽不飽?是不是衛生、營養?這些問題,估計是大多數家長關心的。
昨日,市民王先生向本報熱線88894000反映,孩子在臺州市白云學校讀書,從本周一開始,學校實行配餐制。
“幾天下來,孩子反映打菜秩序亂,菜品少,去晚了菜變冷。”王先生說,孩子都不想在學校吃中飯了。
對于配餐制,學生們反應到底如何,本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現場:統一配菜一葷兩素
昨日中午11時40分,白云學校學生陸續到食堂就餐。
11時55分許,記者和該校副校長虞選儉一同查看了學生就餐情況。
在該校食堂二樓和三樓坐滿了就餐的學生,還有不少學生排著長隊等待打菜。記者看了一下,當天中餐為3個菜:東坡肉、大白菜、花菜。所有學生統一配菜。
12時10分左右,來得早的學生已吃完陸續離去,打菜的學生還有小部分。
記者發現,此時食堂二樓的菜品出現變化,多了一些不同的菜,當天中午配備的一葷兩素已剩不多。虞選儉介紹,多出來的菜可能是前一天的。
記者觀察了一下,來得晚的學生打到的菜確實不是熱氣騰騰,但食堂有加熱保溫設備,因此菜不算涼。不過,由于當天東坡肉比較肥,有些學生不愛吃肥肉,出現了一些浪費現象。
據了解,該校學校學生1200多人,由于采用封閉式管理,中午學生必須在學校就餐。晚餐除住宿及初三學生外,其他學生回家吃,就餐人數在400人左右。
該校原先采用點餐制,一般一餐有十多個菜品供學生自主選擇。從11月24日開始,該校實行配餐制,學校預收750元(一天一餐),學期結束后,多退少補。
小調查:有滿意也有不滿意
學生對這種“配餐制”,到底持何態度呢?記者在該校搞了一個小調查。
記者抽取了七年級2班的學生,要求學生在小紙條上寫下自己對“配餐制”是否滿意,并寫下原因或建議。
記者統計了一下,當天共收到26張紙條,其中5人表示完全滿意;9人表示基本滿意,有些地方需改進;12個人表示不滿意。
在表示完全滿意的學生中,有學生認為,配餐后可以保證營養,防止有人買面包充饑;還有學生表示,配餐后不用像以前一樣跑著去食堂,不用著急了。
表示基本滿意的學生中,大多數建議學校增加菜品,讓大家有多一點的選擇;有的學生建議實行兩葷一素,還有學生建議學校每餐都提供水果。
而表示不滿意的學生中,主要意見是菜樣式太少,不豐富;去得晚了菜不夠,只剩下蔬菜;每天一餐15元,還是以前好,錢不用花那么多。
有學生寫道:有許多同學分配了不喜歡的菜后,就直接倒掉了,這樣食物浪費更多了。
回應:出發點是為了學生好
“任何一樣新事物出現,都會存在不同聲音。”虞選儉說,因此在決定實行配餐制之前,學校已經預料到學生和家長會有不同意見。
虞選儉表示,之所以推行配餐制,出發點還是為了學生好。
“在配餐制之前,學校有小賣部,有些學生中餐不吃飯,買點面包或零食吃一下,有的就吃帶來的蘋果。”虞選儉說,這樣一來,完全不能保障學生的營養。
另外,原先點餐制的時候,學生為了打到自己喜歡的菜,一下課就沖到食堂。“存在安全隱患,也不夠文雅。”
虞選儉說,學校食堂沒有外包,學校自主經營,屬非盈利性。“收的錢多退少補,照目前來看,一餐大概10元左右,錢有多余。”
此外,實現配餐制后,食堂和學校營養師每周制定菜單,以保證學生營養攝入。
“剛實行的時候,我們推出了五六個菜,由于有選擇,打菜速度慢,從11月26日開始實行3個菜,學生不用選擇。”虞選儉說,目前都只是試行階段,學生和家長有意見,隨時可以和學校溝通以便改進。
虞選儉表示,試行一段時間后會進行民主測評。“這個學期肯定要推行配餐制,明年是否實行,試情況而定。”
其實,實行配餐制引發爭議,并非個例。早在2009年,椒江五中因實行配餐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本報還因此采寫了《中小學生午餐怎么吃系列報道》。
目前,我國對學生午餐尚無統一規定,我市各地學校對學生午餐具體做法也不盡相同。
原標題: 臺州市白云學校實行配餐制引爭議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