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羊腿斷了,羊角也沒了。
在現代城市中,風格獨具的雕塑,猶如點睛之筆,是城市里的一道亮麗的風景。臺州主城區共有各類雕塑125座,已經成為臺州的“眼睛”和“名片”。然而,雕塑被盜被毀事件卻屢屢發生,市民在憤怒、心疼和嘆惜之余,也在追問:為什么精美的城市雕塑屢遭破壞?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
風格獨具的雕塑,猶如點睛之筆,是城市里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然而在臺州,雕塑被盜被毀事件卻屢屢發生
現象一
亂涂亂畫,花崗巖雕塑被小廣告“侵占”
在路橋石浜公園,有一組鏤空的藝術石墻,上面有幾處由黑色記號筆寫著“辦證”的電話號碼,被白色油漆淺淺地蓋了一層,在泥灰色的雕塑上,十分顯眼。雕塑上還留有小廣告被撕下來的印跡。
負責公園保潔的周阿姨說,這一組雕塑平整,經常被小廣告盯上。“撕了又被貼上,油漆漆了也沒用。”周阿姨很氣憤。
在公園的綠地上,還有五只石羊,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這五只真羊大小的石羊或蹲坐,或昂首,或奔跑,姿態各異,動感十足。但走近了卻發現,五只石羊的角,幾乎都被弄斷了。一只蹲坐在地上的石羊,也是被弄斷了腿,墊著石塊才勉強維持住平衡。
這五只石羊,雖然殘缺,但背部平整,可供人小坐,也頗受小朋友的喜愛。記者上前用手推了推,石羊能被推動。若是家長沒有陪同,一旦倒下來,后果不堪設想。
在臺州市民廣場雕塑群,也有不少雕塑是花崗巖材質。在這些雕塑上,也經常會被人涂涂畫畫。
“花崗巖雕塑經常被人亂涂亂畫。”臺州市園林綠化管理處雕塑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趙柳楊說,“一般都是用記號筆、水彩筆畫上去的。一些小朋友也拿著繪畫工具在雕塑上‘作畫’。”
趙柳楊說:“我們每3個月會定期清洗一次雕塑,平時也會經常性進行檢查,一旦發現有破損或者亂涂畫現象會及時進行修復,張貼在雕塑上的小廣告,平時都有保潔人員及時將它清除掉。”
現象二
銅件多次被偷,只能用其他材質代替
除了花崗巖雕塑被亂涂亂畫外,一些以銅或鐵為材質的雕塑時常遭到人為破壞,“缺胳膊少腿”。
在椒江中山東路有一組銅像,原本是兩個大人,一個小孩。一個大人牽著小孩,還有一個坐在椅子上看書。三座銅像相互呼應,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但是現在,銅像組合只剩下一名女子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左臂已被人“鋸斷”,牽著的孩子也丟了,而坐著的大人也被“連根拔起”消失了。
記者了解到,這組銅像是2011年擺放的,2012年,有人將銅像鋸斷,偷走了小孩銅像。另外一名女子銅像未被搬走,后來被安置在物業的儲物室里。至今,市民只能看到那座孤獨的“維納斯”。
臺州市民廣場有座名為《海上交響曲》的雕塑,前面安裝了一個鐵制的踏板,2011年,鐵塊就被人偷了好幾次,后來臺州市園林綠化管理處工作人員為防偷特意在附近安裝了攝像頭。
同樣在市民廣場的《濟公》雕塑,濟公脖子上的佛珠原本是銅的,也被偷了三四次。無奈之下,工作人員將佛珠的材質改成了木頭,再用噴漆漆成相應的顏色。
在市民廣場水景公園西南角的綠地上,有一組雕塑叫“天倫之樂”,表現的是一家三口騎著自行車在兜風的情景。這組雕塑造型生動,生活味濃厚,特別是坐在自行車前面的小女孩,左手高高舉起,嘟著小嘴,特別可愛。
本來小女孩左手里拿著一串“糖葫蘆”,后來“糖葫蘆”被人掰走了。因為這組雕塑是鑄銅的,“糖葫蘆”相對獨立,就一次次被人為地掰下來。
“‘糖葫蘆’已經被掰走10多次了,經常是我們放上去,不一會就被人掰走了。”趙柳楊說,為了防止再被偷盜,他們無奈用木頭或是塑料替代鑄銅,偷盜現象才有所減少。
現象三
肆意攀爬,不銹鋼雕塑“傷痕”遍身
臺州市民廣場有35件雕塑,是我市雕塑較為集中的區域。與和諧的環境不搭調的,是一些市民的不文明行為。
在象征著臺州的“臺”字形雕塑旁,市民小趙嬉笑著往雕塑上踹了一腳。記者上前詢問,他卻不以為然,“我踢踢看而已,就是想看看它的材質。”
彩色馬賽克的海洋動物雕塑最受歡迎,十來個貝殼、海星、螃蟹上都有人圍著,有的坐在上面。幾個小朋友在爬上爬下,拋開安全不說,踩出了一圈腳印。
還有一組名為《橘之舞》的雕塑,頗受孩子歡迎。“它顏色比較鮮艷,而且高度也適中,所以經常有小朋友爬上去玩,爬上爬下的地方就磨損比較嚴重,形成了一道明顯痕跡,工作人員經常要噴漆修復,”趙柳楊覺得無奈。
而同樣是在市民廣場的雕塑《地之印》,就像一座小假山,中間有一個圓孔,離地面不高,人很容易就攀爬上去了。這也是工作人員經常修復的一座雕塑。“因為經常有人攀爬,這個雕塑受到了磨損,前段時間甚至連鋼筋都裸露在外面了。”趙柳楊說。
原標題: 城市雕塑:請多點關愛少點傷害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