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下午2點,高枧村鄭士選步履匆匆地趕往三門珠岙鎮人大代表聯絡站。來自市、縣、鎮三級的人大代表一字排開,認真傾聽選民的心聲。受村民托付,老鄭這次過來主要反映飲水難的問題。
剛一落座,老鄭就打開了話匣子。他說,高枧村現有3000多人口,飲水難題由來已久。以前也曾投入大量資金打過水井、接過水管,但村民的飲水問題還是得不到根本性解決,不是水源被污染,就是水管漏水嚴重,每逢干旱天水源更為緊缺。
聽了老鄭的介紹,市人大代表、臺州收獲橡塑有限公司董事長俞益民馬上幫其想起對策來:“秋冬季節是枯水期,現在要盡快用水泵打水,讓村民們渡過難關。而從長遠來看,還是要把佃石水庫的水引過來。另外,全線的管路也要徹底改造,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標本兼治。”
該鎮村鎮建設辦主任陳華安,有著多重身份,不光是鎮里的人大代表,前不久還被派到高枧村成為駐村干部,對村里的情況較了解。他說,方下洋是原高枧鄉開發區,也是高枧村水管必經之地。這里的村民組成結構復雜,有些是高枧村的,有些是高山移民,還有些是鄰村村民在此買房居住下來的。“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要是方下洋成立個居民委員會,管路改造、經費投入、水費收繳等都有人管了,那么高枧村的飲水難題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陳華安的獨到見解,引起了老鄭的共鳴,他不時點點頭,還將要點記在筆記本上。
……
面對面地真情交流,瞬間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短短的3小時,10多位選民一一表達了訴求。不少選民由衷地感慨道:代表們一點架子都沒有,感覺很親切,更重要的是能設身處地地幫我們想點子,理思路。這樣的好活動,希望能長期辦下去。
據了解,珠岙鎮有近5萬人口,隨著社會發展和利益格局的調整,當地群眾迫切需要有個訴求表達的平臺。為此,該鎮今年投入5萬元資金,在原高枧鄉4樓會議室設立了人大代表聯絡站。
以前,代表沒有固定的“落腳點”,接待群眾比較隨意,全憑個人履職意識。縣人大代表、三門如棉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俞高區說,有了聯絡站這個“代表之家”,約見活動就可每月定期開展了。時間一般選在當地的“集鎮市日”,每次接待活動前,接待信息都會通過鎮政府大門口的大屏幕以及選區公告欄等方式告知選民。
一般性問題,代表們或當場答復,或交鎮職能部門或村兩委辦理;對重大不穩定隱患問題,組織相關部門及人大代表共同參與調解,并報縣人大常委會代表工委,由他們交相關職能部門辦理……這是記者在聯絡站宣傳墻上看到的流程圖,整個接待步驟清晰明了。
該鎮人大主席林圣會告訴記者,平常的接待活動,代表們都按照這個流程圖執行。相比之前,現在操作起來更規范。為確保接待活動取得實效,聯絡站還實行責任分解落實、人大代表參與調解、選民問題承辦單位反饋、重大民生問題報告等四大機制。
“群眾遇到難題,代表們可利用自身優勢,監督和督促相關部門及時為民排憂解難。”林圣會邊說邊翻開《代表聯絡站活動記錄本》羅列給記者看,省重點工程——石油天然氣管道建設,導致桐巖李村水源受到污染;西吳村部分生活垃圾亂倒,嚴重影響黃羅村水庫水質及村莊環境保潔;周家山岙片各村村莊規劃多年未做,希望鎮里能提上議事日程……選民反映的這些問題,在代表的參與協調下,都得到了有效解決。據悉,聯絡站運行近5個月來,共開展接待活動5次,接待選民26人,收集社情民意20多件,涉及“五水共治”、“三改一拆”、鄰里糾紛等方面,目前已解決和正在協調的有15件。
基層聯絡站的創建,實現了面對面收集問題形成代表建議,及時督促予以解決,一改過去人大代表只有開會時才能見到,建議只有開會時才集中收集的現象。珠岙鎮的做法得到了該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章文英的肯定,她說,這是代表密切聯系選民的有益探索,今后要進一步發揮聯絡站功能,使之真正成為代表聽民聲、傳民意、解民憂的新窗口。
原標題: 搭建履職新平臺真情服務解民憂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