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大二女生小倩和朋友在義烏蘇溪的一家燒烤店聚餐。因服務員在加火時使用酒精不當引發大火,小倩瞬間被大火侵吞,導致全身80%燒傷。
此事一出,引來大范圍的關注。考慮到液體酒精的危險性,義烏市安監部門聯合消防、工商部門,叫停轄區內所有使用液體酒精的餐館。
可就在昨天中午,位于杭州市沈塘橋路19號的蜜潮餐飲店,兩名女服務員在給顧客點的鍋仔添加液體酒精時,不慎將自己燒傷,被緊急送往浙江消防總隊醫院。

發生事故的蜜潮餐飲店
事故》》》》》》
鍋仔添加酒精時發生轟燃
位于杭州沈塘橋路上的這家蜜潮餐飲店,是一家主營簡餐、烘焙、咖啡和甜品的店。昨天下午1點多,記者趕到時,店門已經緊閉,對開的玻璃門上架著一把大鎖。
記者只好隔著玻璃觀察,發現就在一進門的收銀臺前,豎著一塊告示牌,上面推薦的三款新品菜色都是鍋仔,分別是海鮮烏冬鍋仔、百果豬肚鍋仔和椒麻雞鍋仔。
據一位目擊者說,事發時正值午餐時間,當時兩名服務員正在流理臺前操作,流理臺上放著一份鍋仔煲。因為鍋仔煲上桌前,需要給鍋底盛放酒精的架子里添加液體酒精,正是在添加的過程中,酒精發生了轟燃。

兩名燒傷的姑娘都很年輕
萬幸的是,兩人身上被酒精引燃后,在旁人的幫助下,及時將火焰撲滅了。據目擊者描述,當時兩名服務員的樣子很慘,臉上、腿上、手上都被燒成焦糊狀,其中一個脖子上的皮都燒掉了。
兩名傷者被緊急送往浙江消防總隊醫院,醫生對她們進行了清創包扎。消防醫院的醫生告訴記者,兩人的燒傷面積都在10%左右,其中一人二度燒傷,燒傷呈散射性,另一人的燒傷位置主要集中在喉部和面部,深二度燒傷,可能需要做切管手術,已被轉送到浙醫二院進行救治。
傷勢較輕的姑娘姓柴,今年22歲。小柴的親戚接到消息后,急忙從臨安趕來醫院陪著她。因為蜜潮的工作人員一直守在病房門口,記者無法向小柴打聽事故發生的過程。
燒傷后第一時間處理很重要
“液體酒精導致的燒傷并不算多,去年我們醫院一共也就接治了兩三位這樣的病人。今年也很少,到目前為止只有兩名。”浙江消防總隊醫院燒傷科郭主任說。
郭主任介紹,用餐時可能經常會碰到餐廳使用液體酒精、固體酒精以及炭火。固體酒精較為安全,液體酒精要注意不要傾灑在自己身上,而用炭時則需小心一氧化碳中毒。
燒傷后及時處理很重要,一旦被燒傷燙傷,第一時間該如何處理呢?
“第一時間當然是滅火,家中有滅火器,那是最好的,如果沒有,就用濕毛巾或者水直接滅火。”郭主任說,“滅火后,如果發現燒傷面積不大,要立馬用冷水沖洗后就醫。如果燒傷面積過大,則直接送醫院進行處理。”
隨著天氣轉冷,熱氣騰騰的鍋仔和小火鍋就成了餐桌上的主角,這些菜色需要酒精用作燃料。
自從義烏發生酒精爐燒傷的事情后,很多人都對液體酒精避之不及。而記者卻發現,極易引發事故的液體酒精,仍在杭城一些餐飲店里使用。
昨天,記者隨機走訪了杭城的一些餐飲店,發現無論是固體酒精、還是液體酒精,都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只要操作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嚴重的后果。
調查》》》》》》
杭城一些餐飲店仍在使用液體酒精
固液一體的酒精一樣存在安全隱患
固體酒精也會爆,液體酒精使用要嚴格按照規范
在杭州城東建國北路和鳳起路口一帶,幾乎所有主打土家菜的小餐館都推出了各種“鍋仔”菜色。
記者沿街一家家問過去,發現大多數餐館用的是固體酒精爐。盛酒精的容器很簡單,就像一個開口的罐頭,鍋仔上桌時,舀點果凍狀的固體酒精放進去,直接用打火機點燃,然后放在鍋底下就行。
為什么不用液體酒精?餐館老板擺擺手:“液體酒精不安全,報紙上不都登了嗎?!”
不過,有一家主打小火鍋的餐廳,服務員倒是很爽快地承認:“我們用的是液體酒精!”
記者看到,這家店用的火鍋爐芯是一個不銹鋼酒精爐,由裝酒精的小罐底座、聚火蓋組成,酒精直接倒進小罐內,點燃后,蓋上聚火蓋就好了。
有的爐子火力漸小,顧客要求加酒精,服務員就會把火鍋爐芯拿走,重新換一個爐芯進去。撤下來的爐芯蓋上滅火蓋,放在餐廳一角。而這個角落堆放著數十個爐芯,專門由服務員拿著裝滿液體酒精的水壺,挨個加酒精。
“因為剛換下來的爐子還是熱的,不能直接加酒精,會爆的。”服務員解釋,“要等涼下來才行。”
餐廳老板告訴記者,其實之前店里用過固體酒精爐,“煙比較多,而且不安全,經常會嗶哩啪啦爆開。”雖然沒有傷到人,但常有顧客被嚇一跳,用起來有點慌。
“用液體酒精爐不會爆,而且也沒有煙。”他說,“其實只要規范操作,每個新來的服務員都培訓過,液體酒精爐比固體酒精爐更安全。”
而這兩者的使用成本,餐廳老板說:“都差不多,沒有太大區別。”
固體酒精會溶化,添加時往往固液一體
在晚間的用餐高峰時段,記者走訪了位于城北的一些餐館,發現有酒精爐出沒的地方,主要是一些推出了鍋仔菜色的餐廳。
就拿蜜潮邊上那家餐飲店來說,就有鍋仔在售賣,用的是固體酒精。不過,記者詢問店員后得知,其實店里也用過液體酒精,后來換掉了。這家店的廚師告訴記者,他們平時主要用固體酒精,因為相對來說比較安全。
紹興路上一排以土菜為特色的小餐館里,幾乎每家都推出了鍋仔類菜肴,而且用的都是固體酒精。
不過,記者發現,在服務員為鍋仔添加固體酒精時,從容器中舀出的酒精形態并不是純固體,而是固體和液體相結合的狀態。對此,餐廳工作人員給出的解釋是,“因為固體酒精遇熱,有一部分會溶化。”
溶化的固體酒精不一樣是液體酒精嗎?會不會存在安全隱患?紹興路一家餐館的老板,拍著胸脯保證說:“絕對沒問題!絕對安全!”
這時,剛好有一桌客人點了一個鍋仔,老板示意自己將現場演示。
只見老板將酒精爐拿到桌子上,非常迅速地將打火機放到酒精上打了一下火,酒精爐被瞬間點燃。整個操作過程中,老板并沒有提醒桌前的客人要小心。如果在點火的過程中,爐具發生傾倒,其中的液狀酒精流出,還是會引發事故的。
另一家“桐廬灣土菜”的老板解釋說:“我們現在使用的都是酒店專用的酒精。使用中,如果需要添加酒精,一般都是先把爐子拿到地上,加完了再放上去的,這樣就不會出現安全問題了。”
實驗》》》》》》
專家實驗告訴你
液體酒精使用操作不當有多危險
其實因液體酒精使用不當而導致燒傷的新聞并不新奇了,今年9月2日義烏女大學生被重度燒傷的事件之后,短短3個月的時間,記者在網上又找到了各地發生的3起較嚴重的類似事件。
在9月義烏女大學生燒傷事件之后,有關專家做了相關的實驗,為大家揭示了液體酒精為什么如此危險。
在試驗過程中,實驗員穿上全套防火服,打開了仍在燃燒的液體酒精爐蓋,這時酒精爐內的酒精已所剩不多,火苗十分微弱。
在往酒精爐添加酒精的過程中,實驗員倒入的酒精并沒有和火苗進行接觸,然而意外還是發生了。在倒酒精的過程中,酒精似乎被火苗吸引了過去,瞬間整瓶酒精發生爆燃,整個實驗臺燃起大火。
實驗證明,如果酒精爐沒有熄滅,即使在添加酒精中的過程中不碰到火苗,仍然會發生轟燃。
那么將酒精爐熄滅的情況下,添加酒精是否就安全了呢?
下一個實驗,實驗員將點燃的酒精爐熄滅,隨后將酒精倒入酒精爐時,依然發生了轟燃。沒有明火,為什么酒精還是會被引燃呢?
專家表示,這主要是因為酒精具有易揮發、燃點低的特性,而剛熄滅的小火鍋爐溫度依然很高,所以很容易就發生轟燃。
那么酒精怎么樣才能安全的給酒精爐添加酒精呢?專家說,在給酒精爐添加酒精時,一定要熄滅明火并確保酒精爐冷卻后才能確保安全。
原標題: 又是液體酒精!杭州兩名女服務員為鍋仔加火被燒傷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