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扮女裝賣衛生巾救子父親:關掉手機是怕被人恐嚇
2014年11月03日 來源: 法制晚報 蒲曉旭

  已開始化療的小靜正在奶奶的守護下輸液攝/法制晚報記者蒲曉旭

  記者在王海林(右)的網絡空間里找到了當時他在路邊男扮女裝售賣衛生巾的場景攝/法制晚報記者蒲曉旭

  王海林還是關機了。

  過去半個月,這個32歲的四川男人以“扮女裝售衛生巾救白血病女兒”的形象出現,首日獲捐款41萬。當眾人感慨父愛偉大之時,一條他“攜款消失”的消息,又讓他瞬間淹沒于謾罵的口水中。

  而事實上,“消失”只是他手機沒電而引發的誤解。

  在這場浩大的風波之中,王海林被喧囂裹挾,被推上道德高地,又被重重摔下。風波過后,《法制晚報》記者與他面對面,我們試圖還原一個父親內心最真實的堅持、彷徨與恐懼。

  風波平息面對采訪心存警惕

  女兒住入濟南軍區總醫院開始化療后不久,王海林在募款時公開的手機號碼就處于關機狀態。

  白血病患者小靜所住的血液科病房玻璃上,貼著寫有“易感患者謝絕探視”字樣的紙條。隔著玻璃,可以望見小靜正在輸液,在一旁守護她的是68歲的奶奶。

  記者兩度通過護士捎話,得到的回復均為“不見”。

  直到10月25日下午5時許,王海林才提著保溫桶出現在病房外的走廊里。身高約160cm的他穿一件黑色夾克,里面襯一件灰色的秋衣,下身稍長的藍色牛仔褲褲管被胡亂挽起。

  在反復確認了記者身份后,王海林才捏著記者的證件,蹲在臺階上問起采訪目的。偶爾有人從樓道經過,他都會止住言語看看對方,似乎周圍稍有風吹草動,都會令他感到不安。

  剛說幾句,母親就跑來喊王海林,“娃兒不吃飯,你去喂她。”王海林過去與她嘀咕一陣,最后拖著長音不耐煩地說,“我曉得。”看得出來,小靜奶奶是在提醒兒子,要提防眼前這個陌生人。

  最近半個月,王海林與家人的命運被喧囂裹挾,猶如孤舟般不由自主。如今風波稍平,謹言慎行或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如果我救不了女兒沒人救得了她”

  王海林帶來的保溫桶里,盛著他精心熬制的海參鴿子湯。如果時間退回到十多天前,這是他不敢奢求的。

  窮,是嵌在王海林腦中最深的記憶。32歲的他生于四川南充市營山縣清塬鄉兩岔村,父母均是農民。在他之上還有兩個姐姐,早已出嫁多年。村子交通閉塞,一家人擠在竹子和泥敷成的瓦房里。連他上學的學費,也是父親幫人拉犁賺來的。

  作為家中的獨子,王海林的成績并不好。初二時他便南下廣州,沒有任何技術的他,幫人做過烤鴨、噴漆,月薪一千多元。后來因為“混不下去”,又來到濟南一家加氣站打工,薪資卻沒有太多改變。

  兩年前,王海林與同在濟南打工的妻子生下女兒小靜。由于孩子不吃母乳,便將其送回老家跟隨奶奶生活。

  他們的命運是在今年3月跌入谷底的。王海林突然被母親告知,小靜下顎長了很多淋巴結,血常規檢測異常。王海林就帶著女兒四處求醫,從鄉里到縣城,再由縣城到市里,都無法確診病情。后來在濟南一家醫院,確診小靜所患為急性淋巴系統白血病L1型。

  所帶的一萬多元很快被花光,王海林只好帶著小靜返回南充。

  在一家慈善網站的論壇上,依然可以看到他在今年5月發布的求助。該網站顯示,到今年9月,已為王海林募集善款10萬元。

  但這筆錢依然是杯水車薪。據王海林介紹,從今年4月到9月,女兒在所住的成都華西醫院已花去20多萬元。他在醫院看見一位與小靜患同樣類型白血病的少年,在治療的前六個療程一直很順利,但第七個療程突然復發,但已耗盡錢財,最終放棄治療。

  一位女網友受感于他的遭遇,將幾大箱自己代理的衛生巾送給王海林。他怎么也不會想到,恰恰是這約200包毫不相關的贈品,讓女兒的命運發生了逆轉。

  男扮女裝前曾在車站乞討

  走投無路之際,他忽然想起家里還有幾大箱衛生巾,于是擺成地攤,在成都羊犀立交橋公交站旁售賣。一位女顧客提醒他,“如果叫你老婆來,生意可能會好一些。”

  這句話提醒了王海林,但彼時妻子正在濟南上班,且在女兒患病之后,聽說臍帶血有助于治療白血病之后,妻子又懷上了二胎。

  思量再三,王海林從一位白血病患者那里借來一頂女士假發,又戴上口罩遮住面容,再穿上裙裝和絲襪,坐在攤前。

  “后來生意能好一點,一天能掙100多塊錢。”王海林說,他當時并沒有想著能把囤貨全部賣完,只想著能多賣點是一點。

  10月10日,王海林為女募款的故事被媒體報道,瞬間引爆輿論。

  “那時候每天都會有一兩百個電話打進來,詢問一下情況,然后就問我要賬號。”王海林說,在最初接受采訪時,他只想如實反映一下情況而已。報道刊發后的巨大影響,實在令他始料未及。

  在這之后,王海林陸續收到了約150萬捐款,僅報道后首日就獲捐款41萬元。

  王海林知道女兒有救了。他的第一反應是趕緊給女兒找一家好醫院。由于在成都缺乏關系,排不上床位,而在他曾工作過的濟南又有幾位愿意捐獻骨髓的志愿者。

  10月11日,王海林匆忙登上了成都開往濟南的列車。

  在這34個小時的行程中,手機沒電、充電寶電量耗盡的王海林與外界失去了聯系。此時的他尚且不知,等待著他的是鋪天蓋地的斥責。

  “有了錢還是愁”

  王海林的突然消失,觸發了公眾敏感的神經,猜測其“騙捐跑路”的新聞開始見諸媒體。

  16歲的重慶網友小田(化名)也在電視上看到王海林攜款消失的信息。屏幕上,家人不僅對王海林的去向一問三不知,還沖記者發起了脾氣。這點燃了小田的怒火。在這之前,他剛剛將一筆零花錢捐給了王海林。

  憑著王海林公開的QQ號,小田在王海林的QQ空間留言,“是不是男人?”“社會的愛心不是讓你發家致富的工具,不要為了錢辜負了社會對你的信任和同情。”

  人們更加不安地發現,王海林的姐姐卻在弟弟消失的當口表示,“捐款有多少,怎么用,法律并沒有規定我們必須公布。”

  這再度戳中公眾本就緊繃的神經。謾罵和質疑的電話、短信,向王海林洶涌而去。

  “罵什么的都有,說我是烏龜王八蛋之類的,起初我還一個一個解釋。后來再罵我,我就掛電話。”王海林說,在剛剛抵達濟南的那段時間,每天都能接到一兩百個電話,以至于他后來不再接聽電話,“我只要拿出行動證明就行了。”

  在存入30萬費用之后,王海林將女兒送入濟南軍區總醫院住院治療。給女兒買飯歸來的他時常被七八家蹲守的媒體圍住,面對長槍短炮,他的目光呆滯而無助。

  “我那時好累啊!”王海林說,自己從小生在農村,沒見過世面,也從來沒接受過采訪,突然一下來了那么多記者,自己真的一時難以承受。而自己之所以拒絕公開捐款總額,其實是基于安全考慮。

  據王海林介紹,曾有人發短信給他,對方稱在用支付寶捐款時將1000誤輸成了1萬,叫他將多捐的錢退回去。王海林起初爽快答應,但又覺其中有詐,便讓對方將憑證拍照后發給自己。誰知對方改口,“那算了,憑證丟了。”

  更讓王海林感到不安的是,還有人打來電話,命他將10萬元帶至指定地點。

  “錢來了,孩子雖然有救了,但也睡不著覺,怕被搶被打劫。”從那以后,王海林不再夜間外出,對每一個靠近自己的陌生人保持警惕,并拒絕透露任何有關住址的信息。

  10月13日上午,王海林注銷了用于捐款的賬戶,在他看來,現有的捐款已足夠女兒治療的費用。

  “以前沒錢治病愁,現在有錢了,還是愁。”

  “其實我就是一個父親”

  王海林還是關掉了募款時公布的手機號。

  謾罵仍在持續,很長一段時間里,他都在猶豫是否需要換號。在他看來,只要換掉號碼,就再也不會接到恐嚇電話。但他轉念一想,如果自己突然關機,又會再度引發公眾的懷疑。

  王海林坦言,直至現在他仍未徹底下定決心停掉原有號碼,盡管該號碼近來一直處于關閉狀態。他用另一個號碼與外界聯絡。

  在由濟南返回成都接小靜時,王海林甚至放棄了朋友給自己買好的飛機票。顯然,在巨大的輿論壓力面前,他已有些“怕了”。

  10月18日,小靜開始接受化療。

  據小靜的主治醫生、濟南軍區總醫院醫生宋寧霞告訴《法制晚報》記者,小靜目前接受的是常規化療,至于是否能夠治愈、何時能夠治愈仍無法斷定。

  風波漸息,10月27日,他在朋友圈發布信息,希望朋友能給自己在濟南介紹一份工作。而他空間的留言板,也鮮有斥責之聲,取而代之的,是零星的祝福和問候。

  說起自己的遭遇,王海林表示,如果有一個可以信賴的輸送愛心的渠道,自己可能也不會遭此非議。

  對于那些辱罵自己的人,王海林表示理解,對方越是罵自己,越說明對女兒的關切,希望善款能用于正路。而對于自己,王海林表示既沒必要拔高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也不必辱沒為“騙子”。

  “其實我就是一個父親,負好我的責任就好。”

原標題: 扮女裝賣衛生巾救子父親:關掉手機是怕被人恐嚇

標簽: 恐嚇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羅亞妮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