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晚,浙江銀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被曝老板跑路,而就在一周前浙江傳奇投資老板資金鏈斷裂。
自2007年8月中國首家P2P網站拍拍貸上線以來,P2P網貸進入野蠻瘋長中,七年時間,全國P2P網貸平臺已達到1438家。然而,瘋長之后的P2P網貸似乎進入了七年之癢,跑路潮、倒閉潮層出不窮。據統(tǒng)計,從2011年開始,包括銀坊投資,目前已出現220家問題網貸平臺。
融益財富老板失聯(lián)、如通金融停止提現、傳奇投資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10月以來,經濟活躍的浙江省同樣淪為問題P2P網貸平臺重災區(qū)。據記者觀察,出現問題的P2P網貸普遍存在收益高、運營時間短、涉及資金量大等特點,投資人一般為具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中老年人群。
問題P2P網貸平臺扎推涌現
浙江今年已出現14家
百花齊放而又亂象叢生,這是對當下國內P2P網貸行業(yè)最恰當的形容。
P2P網貸是互聯(lián)網金融的產物,起源于英國。典型模式為網絡信貸公司提供平臺,由借貸雙方自由競價,撮合成交。資金借出人獲取利息收益,并承擔風險;資金借入人到期償還本金;網絡信貸公司收取中介服務費。
自P2P網貸進入中國后,該行業(yè)平臺數量以每年4倍多的速度猛增。據《中國互聯(lián)網金融報告(2014)》稱,截至2014年6月,全國P2P網貸平臺數量達到1263家,半年成交額接近1000億元,預計全年累計成交金額將超過3000億元。
野蠻瘋長后的P2P網貸必將面臨行業(yè)洗牌、回歸理性。去年起,P2P網貸行業(yè)就曾出現70多家平臺倒閉或跑路,2014年“倒閉潮”大有更加洶涌之勢。
據網貸之家統(tǒng)計,截至10月29日,2014年問題網貸平臺數量達到127家,其中僅僅9月份就出現22家。進入10月后,又有多家P2P借貸平臺先后出現提現困難或者法人失聯(lián)跑路的現象。就浙江省內而言,從2011年至今,共出現35家問題P2P網貸平臺,其中2014年已有14家。
高收益、生命周期短
問題P2P平臺盯準中老年人
一提及P2P理財,大家最先想到的是它的“高收益”。作為吸人眼球的工具,問題P2P平臺一般將會給投資人承諾令人咋舌的高收益。例如,10月3日傳出跑路的溫州P2P平臺融益財富和10月8日停止提現的如通金融,它們在其官網公布的平均利率分別高達39.8%和35.6%。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銀行理財產品基本上6%封頂,信托產品也不過8%左右。
今年6月份,名為恒金貸的浙江P2P平臺曾以上午開業(yè)、下午跑路,開業(yè)一天的雷人騙局創(chuàng)下歷史記錄。盡管這只是個案,但生命周期短的確也是問題P2P網貸公司的另一特征。
根據記者統(tǒng)計,截止至10月29日,2014年127家問題P2P平臺成立時間幾乎都在兩年內,大部分公司更是壽命不超過一年。
看上去如此不靠譜的P2P網貸都是誰在買單呢?
從媒體的報道中,記者發(fā)現,P2P網貸一般會緊盯具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中老年人群。P2P網貸產品“路柯寶”的一位投資顧問曾毫不掩飾地袒露,他們的目標受眾群體是50歲以上的人。而互聯(lián)網金融平臺銀湖網公布的數據顯示,40歲以上的具有一定經濟實力的投資者已經成為P2P的重要投資人群。
此外,注重圈子效應的P2P網貸平臺一旦出現問題,一般涉及的投資人數量多、資金金額少則上百萬,多則幾億元。10月21日,浙江省內最大的P2P平臺傳奇投資所涉及的人數多大800人,金額為2.8億元。
第三方信貸服務平臺融道網CEO周漢告訴記者,老年人容易形成“圈子”,以老帶新,一些打著P2P旗號進行“龐氏騙局”勾當的企業(yè)正是看中了這點。“以高收益為誘,也許第一個十萬投進去,確實本利都拿回來了,平臺用這種‘小甜頭’的方式,讓投資者放松心理戒備,實則是放長線釣大魚。”
問題層出不窮
行業(yè)亟待規(guī)范
看上去美好的P2P實則是一塊難啃的骨頭,業(yè)內人士分析認為,問題P2P網貸平臺一般是由于平臺出現風險控制問題、虛構項目惡意詐騙、經營不善、平臺自融等原因。通過網貸之家統(tǒng)計,在浙江35家問題P2P平臺中,其中21家是由于其提現困難所引發(fā)的。
《中國P2P網貸發(fā)展與評價報告》指出,隨著我國網絡金融的不斷發(fā)展,我國P2P的本土化運營過程中已出現諸多水土不服現象。信用體系不健全、監(jiān)管主體不到位、組織結構存缺陷、風險管理簡單化、信息安全無保障等五大因素是目前制約P2P健康發(fā)展的主要問題。
搜易貸創(chuàng)始人兼CEO何捷也呼吁,期望行業(yè)法律監(jiān)管制度盡快出臺,減少監(jiān)管部門帶給投資人不明確的因素。何捷希望在不影響創(chuàng)新的前提下,盡可能提高行業(yè)準入門檻,從而改變目前市場上平臺魚目混雜的狀況,讓收益與風險回歸到投資的本質,從而使整個行業(yè)得到健康的發(fā)展。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保護局局長焦瑾璞建議,對于互聯(lián)網金融要從審慎的監(jiān)管轉為行為監(jiān)管和產品監(jiān)管,同時從業(yè)者要優(yōu)化金融消費者的環(huán)境,在產品創(chuàng)新方面要提高透明度,接受社會的監(jiān)督。

原標題: 4年220家網貸平臺出現問題 P2P頻現"跑路潮"行業(yè)亟待規(guī)范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lián)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