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財經 > 銀行 > 行業要聞 正文
“偏離度”監管顯效 銀行轉推預約長期型理財品
2014年10月16日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摘要】

  在監管層9月出臺“存款偏離度”監管措施后,剛剛過去的9月末時點,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可謂波瀾不驚。近期,部分銀行開始力推預約型理財產品。

  在監管層9月出臺“存款偏離度”監管措施后,剛剛過去的9月末時點,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可謂波瀾不驚。記者注意到,近期,部分銀行開始力推預約型理財產品。

  某股份行理財分析師告訴記者,預約型理財產品就是開放式理財產品,設置一個贖回期,銀行希望發長期的產品鎖定資金,一旦外部市場發生變化,如果期限比較短,就會出現流動性風險。“開放式的產品就是把一些短期產品串成串。”

  “監管部門此前出臺了月末存款偏離度監管舉措,要求商業銀行完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這樣一來,銀行確無必要發行太多時點短期理財產品。”上述股份行理財分析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普益財富發行的9月份理財產品報告顯示,3~6個月及1年期以上期限的理財產品發行量環比出現增長,其他期限產品均出現回落。

   理財產品結構悄然生變

  今年9月,這一時點似乎并未過多抬高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國慶期間,某股份行理財客戶經理向記者推薦該行的預約型理財產品。該客戶經理介紹,這種產品的收益率要比非預約型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略高。

  隨后,記者在上述股份行官網上查到,該行推出了很多預約型理財產品,產品主要以低風險為主,期限一般都在1000天以上。

  該股份行客戶經理表示,目前,該行確實主推預約型理財產品,雖然產品期限是1000天以上,但實際上只有90天,只是在購買后需要申請贖回,否則90天之后資金會繼續滾動,自動轉到下一個90天,收益率也會隨著下一個期限的市場收益有所變動。

  “開放式產品就是將封閉式產品接到一起,現在銀行傾向于發一年、一年半的理財產品,因為市場預計利率有下行的風險,股市會有好轉,為避免出現流動性問題,希望做長期一些的產品,資金鎖在理財端。如理財產品期限較短,一旦外部市場發生變化,就會出現流動性風險。”上述股份行理財分析師表示。

  普益財富研究員方瑞向記者表示,開放式產品是銀行理財轉型的一大方向,既增強了產品的流動性,減少了頻繁發行新產品的麻煩,同時也是破除剛性兌付的一條發展之路。

  “其實,這樣的產品并沒有鎖定資金,只是募集期縮短了,之前發產品會有幾天的募集期,對客戶來說,資金有個閑置期,收益就會受到影響,如果改成自動計入90天,對客戶的收益是有好處的。”上述股份行理財分析師稱,對銀行來說,這種開放式產品可以增加客戶選擇的黏度。

  上述理財分析師表示,實際上,銀行犧牲了自己的利潤。他透露,從去年開始,其所在銀行也一直在探討開放式理財產品,把封閉型產品串起來,之前因為有儲蓄存款的考核,就將產品切成短期產品,希望客戶的資金不只在理財端,通過中間時段轉換成儲蓄。

  “我們認為,儲蓄存款的未來是由理財產品‘跑冒滴漏’來實現的,我們也一直在做這個事,讓客戶盡可能在募集期和到期之后沉淀一部分儲蓄增加銀行的日均存款。但偏離度監管要求出來后,銀行就沒有必要做這事了,索性就將短期理財產品捏在一起做一個開放式,以增加客戶的黏度,原來是考核儲蓄存款,現在考核資產管理規模(AUM),用開放式理財產品可減少客戶到期之后的流失,這是考核導致的產品變化。”上述理財分析師稱。

   長期限產品是未來趨勢

  今年9月,銀監會、財政部、央行聯合下發《關于加強商業銀行存款偏離度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首次披露了月末存款偏離度計算公式,對于月末存款偏離度超出監管規定的銀行,監管部門將采取暫停其部分業務或降低其年度監管評級等處罰措施。

  上述股份行理財分析師認為,開放式產品對銀行來說也是好事,之前不愿意那么做,是因為有存款壓力。

  普益財富發布的9月銀行理財月報顯示,當月,1個月期以下產品共發行了123款,環比減少7款,市場占比下降0.20個百分點至2.45%;1~3個月期產品共發行了2584款,環比減少95款,市場占比下降3.19個百分點至51.44%;3~6個月期產品共發行了1525款,環比增加262款,市場占比上升4.61個百分點至30.36%;6~12個月期產品共發行了685款,環比減少76款,市場占比下降1.88個百分點至13.64%;1年期以上產品共發行了106款,環比增加35款,市場占比上升0.66個百分點至2.11%。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只有3~6個月期產品和1年期以上產品的發行量出現環比增加。

  方瑞對記者表示,根據普益財富的統計數據,各期限類型產品中,3~6個月的產品市場占比增幅最大,該期限段產品正好可以跨越年末或者春節時點,體現出銀行提前鎖定資金的目的。長期限開放式產品是未來的趨勢,包括監管層倡導的理財管理計劃也屬于此種類型。

  上述股份行理財分析師則表示,長期也是相對的,銀行的流動性不是鎖死的,銀行也希望長短期結合,現在銀行傾向于發長期產品,是因為做長期穩定性更好,不是說不做短期了。

原標題: “偏離度”監管顯效 銀行轉推預約長期型理財品

標簽: 理財產品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王未未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