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茅兆正:門外漢養大陳黃魚
2014年10月16日 來源: 臺州日報 記者徐曄 通訊員陶育平

  在茅兆正的身后,便是坐落在大陳馬道頭海域、直徑122米的超大型銅圍網。何依蔚攝

  

  一只旱鴨子,決心要闖一闖大海;一個門外漢,竟然養起大陳黃魚。茅兆正,做了十多年童裝生產,在去年注冊成立臺州市恒勝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跨界”投身大陳黃魚養殖。

  “像我這個年紀的,都知道大陳黃魚,名氣很大。現在,野生的越來越少,一些養殖的品質又不高,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大陳黃魚的牌子‘倒掉’。”為此,茅兆正投入1300萬元,在大陳海域搞起一個超大型的銅圍網生態大黃魚基地。

  “跨界”養黃魚

  茅兆正不是一個地道的“養魚人”。在大陳負責養殖的是他請的島上一位老師傅。“我自己只負責銷售。”在茅兆正看來,門外漢養魚并沒有問題,各展所長。

  今年50歲的茅兆正,是椒江洪家人。在洪家靈濟一帶,童裝生產是一大特色,2000年,茅兆正創辦臺州市椒江區雙龍童裝廠,這也是當地最早的一批童裝生產廠。

  “當時是和人合伙的,各出了5萬元。”茅兆正印象很深,那個時候,椒江農村合作銀行就主動貸款給他,“銀行一直扶持靈濟的童裝產業,也幫助了我們這些廠逐步做大。”經過十多年的打拼,茅兆正的“迪比龍”童裝在全國各地有30多個代理商。

  現在,茅兆正忙著跑大陳黃魚的銷售,“一是在臺州范圍內做直銷,既可以壓低價格,又能保證品牌;二是依托做童裝生意積累的網絡,打開省內外市場,比如義烏、杭州、上海、南京、北京、沈陽等地。”

  大陳黃魚“住”銅網

  茅兆正的“東海恒勝”超大型銅圍網坐落在大陳馬道頭海域,圍網直徑122米,面積18畝,相當于一個學校的標準操場。

  去年10月開始施工建設,到今年5月底完工。7個月時間,茅兆正一直待在大陳島上,“當時別人看到我,都說怎么曬成了非洲人。”

  這個位于海上的圓形基地,由數十根水泥樁和銅合金的圍網構成,圍網不僅深入海底,還預留了潮漲潮落的高度,大陳黃魚就在這片海域內生長。

  “超大的空間、原生態的環境保證了黃魚的最佳體型和品質。”茅兆正說,相比傳統的深海網箱養殖,銅圍網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養殖方式,能防撞、防逃、防浪,“銅不但耐腐蝕、無污染,而且有抑菌性,黃魚發病少,成活率就高了。一般深海網箱養的成活率在70%左右,我這里至少在85%到90%。”

  養滿150天才能上市

  今年6月26日,茅兆正記得很清楚。這一天,他的第一批黃魚苗運抵基地。“一共18.1萬條,都在1斤左右。”茅兆正親手放養了首批黃魚,“待養滿150天,到11月下旬就可以上市了。”

  為什么要養滿150天?這要從大陳黃魚的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說起。

  2010年,“大陳黃魚”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通過國家工商總局認定正式注冊。大陳黃魚產自大陳島周邊海域,該水域水質優良、鹽度高、水流急、鮮活餌料豐富,產出的黃魚具有肉質堅實、富有彈性、口感鮮美等優良品質。

  “目前由于種種原因,每年捕撈的野生黃魚產量已很少,改由通過深水網箱等養殖。”茅兆正解釋,為維護大陳黃魚品質,椒江區海洋與漁業部門專門制作防偽商標,實施全程嚴格的質量監管和商標管理,確保品質正宗,“在大陳海域養滿150天,就是其中一個硬性指標。”

  點評

  椒江農村合作銀行洪家支行行長王東坡:從做童裝生產到養殖大陳黃魚,我們銀行一直和茅兆正有合作關系,貸款額度從開始的幾萬元到現在的300萬元,見證了他的創業歷程。雖然目前首批黃魚還沒有上市,但銅圍網的養殖技術優勢明顯,我們期待能繼續合作下去。

  椒江區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陳光文:作為半路出家的養魚人,茅兆正養大陳黃魚的目的是振興大陳黃魚的品牌,社會效益明顯;其次,銅圍網養殖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養殖技術之一,科技含量高,更能保證魚的品質;最后,他創辦的合作社也能對漁民轉產轉業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原標題: 茅兆正:門外漢養大陳黃魚

標簽: 養殖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羅亞妮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