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評論 正文
“暴利景區”緣于“利”字當頭
2014年10月08日 來源: 廣州日報 張漲

  有媒體統計A股上市公司發現,景區調價后幾家主要的景點類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凈利潤率都有所增長,部分景點類公司的毛利率甚至超過60%,高于房地產等其他暴利行業。(10月7日《揚子晚報》)

  看起來并不扎眼的旅游景點暴利過房地產,確實讓很多人感到意外。不過聯想到很多景區的實際情況,倒也不難理解這樣的毛利率是如何產生的。在“門票經濟”思維之下,中國景區門票價格居高不下已成眾矢之的,收入確實相當可觀。而與此同時,在缺乏監督的情況下,景區收入有多少能被投入到景區維護、設施更新上,恐怕得打個問號。

  讓公眾意見最大的是一些自然風光類的景點,圍欄一拉、設幾個垃圾桶便可開始賣票賺錢,投入之低、獲利之豐讓人咋舌,相比于要在水泥鋼筋上砸下真金白銀的房地產業,旅游景點可能確實是更加一本萬利的好生意。

  整治旅游景點暴利,政府部門想了一些辦法。比如去年修訂的《旅游法》規定了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但有了政府定價,景區暴利就能降下來嗎?實際上,目前很多景點已經應用政府定價或指導價,并且相當一部分還走了聽證程序,價格依然居高不下,歸根結底還是理念問題。如果說人工景點如游樂場、度假村等尚且有市場化定價的理由,名山大川、自然風光等自然景點作為全部國民共同享有的寶貴財產,即便要收費,也只能出于支付保護成本,而不能以盈利為目的,公益性始終是第一位的。目前的問題在于,很多地方政府、旅游開發公司并非秉承著公益性,而是將景區當做搖錢樹;不是從成本倒推定價,而是懷著“能賺多少是多少”的心態。要壓縮景區的利潤率,首先應從糾正這一理念出發。

  在堅持公益性的大前提下,給自然景區定價的核心方向就應是避免將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而不是怎樣才能賺取更大利潤。一方面,我國可效仿美國的國家公園模式,建設、管理由政府部門統一進行,其維護費用也由財政資金兜底。這樣一來,公眾所需支付的費用自然大大下降。另一方面,在財政資金力有不逮的情況下,當然也可以引入開發公司,但其利潤率必須明確限定在一定范圍內,以“保本薄利”的原則進行公開競投。無論采用哪種方式,公益不能讓位于利益,都是不能動搖的核心原則。

原標題: “暴利景區”緣于“利”字當頭

標簽: 旅游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趙靜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