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浙江漁場漁業資源面臨危機 大黃魚、烏賊基本衰竭
2014年09月22日 來源: 新華網   記者黃筱

  近日,浙江漁場伏季休漁期結束,全省兩萬余艘合法捕撈漁船正式開漁。記者從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獲悉,浙江漁場的漁業資源正面臨危機,尤其是大黃魚、烏賊已經基本衰竭。

  據了解,浙江省除了2.2萬艘合法捕撈漁船,還有約1.2萬艘“三無”漁船(無船名號、無漁業船舶證書、無船籍港),即使2萬多艘規內漁船中,也有約一半存在“大機小標”現象,即漁業船舶證書上的登記功率遠低于漁船實際功率。

  再加上為爭奪資源,漁民大量采用拖網、帆張網、燈光圍網等資源殺傷大的作業方式,導致漁場資源持續惡化。“馬力越來越大,網目越來越密,燈光越來越強,捕撈生產是大小通吃。”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總工童加朝說。

  浙江漁場目前的資源量為每年400-500萬噸,“可捕量為資源量的一半,也就是200-250萬噸,但實際捕撈量近年來每年都超過300萬噸。”浙江海洋學院院長徐漢祥介紹。

  由于漁業資源長期處于過度捕撈狀態,資源的品種和質量每況愈下,浙江漁場原本盛產的“四大漁產”——大黃魚、小黃魚、帶魚、烏賊已經名存實亡。“帶魚和小黃魚雖能維持捕撈,但種群結構小型化、低齡化趨勢明顯,大黃魚和烏賊已基本衰竭,很少能看到它們的蹤跡了。”徐漢祥說。

  徐漢祥還向記者介紹了一組對比數據,2002年浙江漁場的漁業資源有69%可以直接上市,31%無法直接上市售賣,需加工成魚粉等飼料,“而2010-2012年的監測顯示,僅剩30%多的捕撈物可直接上市,其余只能用于加工。”

  為遏制漁業資源惡化態勢,浙江省政府印發了《關于修復振興浙江漁場的若干意見》,計劃用六年時間,使浙江漁場漁業資源水平在2020年恢復到上世紀80年代末的水平,海洋捕撈與資源保護進入良性發展軌道。

原標題: 浙江漁場漁業資源面臨危機 大黃魚、烏賊基本衰竭

標簽: 漁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趙靜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