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時政 正文
沉淀城市文明 建設共同家園
2014年09月20日 來源: 臺州日報 陳興多

  城市文明是城市文化的積淀。在城市面貌日新月異的臺州,為城市發展注入文明因素,城市發展就有了靈魂,人民生活可以向更高層次發展。

  多年來,我市扎實開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不斷積淀城市文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為人民群眾建設一個宜居宜業的共同家園。

  人人參與共建共享

  9月13日晚,臺州經濟開發區新崇和影城,一場電影結束。市民卓先生摘下3D眼鏡交還給工作人員,并將吃剩下的爆米花帶出了放映廳,扔進垃圾桶。

  “垃圾不落地,臺州更美麗。”卓先生指著影院內的電子屏笑著說。在我市,類似的文明創建標語隨處可見。

  市民是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的享受者,也是文明城市創建的參與者。在創建文明城市的進程中,若市民群體變被動為主動,創建工作會事半功倍。多年來,我市開展廣泛宣傳,努力提高廣大市民對創建工作的知曉率和參與率,教育和引導廣大市民積極參與到創建活動中。

  緊扣市民素質提升這個根本,我市把“公益宣傳”、“志愿服務”、“文明餐桌”等主題活動作為文明程度測評工作的重要內容,加大了規范市民出行、強化文明禮儀宣傳等軟環境指標權重,將創建工作重心向提升城市軟環境方面傾斜。

  8月底,臺州交警開始對市區范圍內行經斑馬線不停車禮讓行人的機動車進行查處。

  出租車司機劉師傅告訴記者,現在只要上路,他就會系安全帶,到了斑馬線前,也會格外注意行人。“開車安全了,心里也踏實。”劉師傅說。

  目前,“人人參與、共建共享”的濃烈氛圍在我市已經形成,市民用餐合理點食、“不剩飯菜”,在公共場所不亂扔垃圾、自覺遵守乘車秩序、為老弱病殘孕和抱嬰者讓座、耐心回答陌生人詢問等文明行為越來越普遍,并成為良好風尚。

  制度化、常態化樹新風

  今年5月13日,全市“我為創建加一分”主題志愿服務活動拉開帷幕,又掀起一股“同創”熱潮。以“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靠民”為指導思想,窗口單位志愿服務活動、社區志愿服務、交通路口文明勸導志愿服務等志愿活動在我市如火如荼地展開。

  目前,我市的志愿服務正走向制度化,志愿服務平臺逐步完善。通過開通臺州志愿服務網,我市推出了具有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注冊與志愿服務項目招募、志愿者志愿服務時長自動統計等功能的志愿服務網絡平臺,有效疏通了志愿者招募注冊渠道。平臺自3月5日正式上線以來,全市已有注冊志愿者368984人,志愿服務團隊1791個。這些志愿者深入街道、社區,將文明帶到了各個街頭巷尾。

  在椒江海門街道,志愿者們深入社區,主動上門服務,免費為居民更換節水馬桶,向居民發出節水的號召。

  臨海白塔社區的四位離退休老師組建“三句半”演出團在臨海各廣場、公園演出,向群眾宣傳節儉美德。

  隨手關閉水龍頭、電器;不使用一次性水杯、餐具;少用塑料袋;少開私家車、提倡公交出行;取暖和空調設備設定在節能溫度;不剩飯、不剩菜;垃圾分類定點投放。隨著“開門七件事”活動在我市的推廣,節儉之風深入人心。

  在文明城市創建中,我市各項工作正向制度化、常態化發展。在全市各行各業,我市深入推進文明行業、文明單位、文明窗口、文明家庭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從去年開始,我市率先在全省試行市級以上文明單位社會責任報告制度。該制度緊盯員工責任、服務責任、道德責任、社區責任、環保責任五大社會責任,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在2013年度500家市級以上文明單位社會責任報告等級評定結果中,僅有4家單位被評為不合格。

原標題: 沉淀城市文明 建設共同家園

標簽: 城市 文明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羅亞妮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