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充電難”一直困擾著國內用戶。9月9日下午5點,記者在北京銀泰中心寫字樓地下一層西側找到了編號為C507、C508的兩個特斯拉專用的停車充電車位,此時并無特斯拉前來充電。充電記錄顯示,除去少數夜間停車充電可能未被統計,從今年6月27日下午第一輛銀色特斯拉至9月9日15點50分,一共充電46車次。這是北京長安街上國貿商圈首個也是唯一的特斯拉充電樁。
特斯拉風靡全球,在英國也不例外。
不過,在英國,特斯拉沒有遭遇像國內一樣嚴重的“缺電”難題。“英國低碳汽車伙伴”項目總監格洛麗亞·埃斯波斯托(Gloria Esposito)日前在北京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說,電動汽車市場發展需要包括更多可用充電樁在內的完備的配套基礎設施,這些設施不僅要在樓宇住所,還要在更廣泛的公共場所。而這些設備的缺失是電動汽車行業發展的障礙之一。
英國政府正考慮在英國所有城市設立充電樁。
特斯拉充電難困擾國內用戶
“特斯拉在車型設計、建設快速充電樁的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努力,提起了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的興趣,有利于電動汽車理念的深入人心。”格洛麗亞所在的“英國低碳汽車伙伴”是為英國政府提供低碳交通政策建議的智囊機構,連接利益相關方加強溝通,合作開發低碳汽車與燃料市場,同時影響政府政策。
她此次訪華是參加與中國工信部和發改委的研討會,重點關注中國當前和未來的低排量車輛和燃油的標準制定,行業發展前景,達到標準的技術路徑和政府激勵措施等,并同時分享英國在政策和產業方面的成功經驗。
在中國,特斯拉所面臨的“充電難”困擾著購車者,甚至有用戶稱其為“昂貴的廢鐵”。
有分析認為,電動汽車銷量與乘用車銷量相比仍然很小,其中基礎設施缺乏是一個主要原因,而特斯拉之前因為缺乏服務中心和充電樁,推遲向京滬以外的其他城市客戶發貨。一位內蒙古預訂車主因不滿一再推遲的轎車,將其特斯拉Model S的前擋風玻璃砸爛以表示抗議。另有廣州商人在北京拿到特斯拉后,由于北京開往廣州2000多公里的路上沒有足夠的充電樁,自費10萬元購買了20個充電樁,安裝在回程沿途城市的四星級酒店等地方,并設置了兼容插座,方便其他型號電動汽車充電。
6月11日中國銀泰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銀泰集團”)與特斯拉中國宣布啟動“目的地充電”項目。北京銀泰中心停車場設置特斯拉專用充電車位,為特斯拉車主提供免費的充電服務。現場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充電停車位有時候會出現排隊現象,目前只有兩個停車位。特斯拉車主進入停車場后,工作人員會進行位置引導,并把充電箱打開,撥開電源開關,將充電線交給車主,車主自行充電。
“我們專門為此(特斯拉專用充電車位)增加了一個崗位專人負責。”上述工作人員告訴本報記者。
銀泰集團是特斯拉落地充電網絡建設中首個商業地產合作伙伴,這是特斯拉在中國乃至全球大城市隨著銷售市場擴張而不斷推進的充電樁建設進程的一部分。
但本報記者從銀泰中心停車場工作人員處了解到,銀泰中心的特斯拉充電停車位配備的是特斯拉專用充電插頭,無法為其他電動車充電。
政府扮演重要角色
英國政府正考慮在英國所有城市設立充電樁。格洛麗亞介紹,倫敦從英國政府獲得資金來支持建立不同類型的充電基礎設施,給予在自家車庫建立充電樁的人,給在商業場所建立充電樁的商業機構,也投入資金在街道公路公共場所建立充電設施。如果人們無法在家充電,像北京這樣多是大型公寓的地方,人們很難在住所的車庫充電,或沒有車庫,就需要在公路等公共場所充電。
倫敦正在建立快速充電樁,一般充電需要7個小時,但公共場所的快速充電樁用時很短,可能只需要30分鐘。倫敦正在制定相關政策,新建的公寓、商業地產、公共建筑,規劃政策要有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同時有一個具體的行動方案,確定在哪些場所哪些地點建立充電設施會讓使用者的收益最大化。讓充電設施價格更低,更易于普通人使用。
英國政府2013年推出了“插入點”計劃,在8個地區進行試點,投入3000萬英鎊配套資金,加速充電設施的鋪設。在公共場合的充電設施,英國政府給予50%的資金支持,私人承擔50%。在人們住所和辦公場所的充電設施,政府支持75%,商業業主承擔25%。到2013年6月,在上述8個地區建設了5500個充電站。
格洛麗亞說,2015~2020年間,政府將撥付5億英鎊來支持低碳汽車發展,其中5000萬英鎊用來建設基礎設施。倫敦將建立500個快速充電樁,1.5萬~3萬個家庭或公共充電樁。此外,根據自身的財力,英國每個城市還有自己的資金計劃,有自己的戰略和發展計劃。
她還認為,政府在鼓勵支持電動汽車行業發展上角色非常重要:給予資金支持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地方政府、公共部門以及大型商戶建立充電樁,便于滿足電動車充電的需求;可以向電動汽車提供免費停車等經濟上的綜合考慮,如果有車輛年檢,實行免費或優惠;給予電動汽車一定的特殊優待,最終人們會在傳統汽車面前更多選擇生態經濟的電動汽車。
盲目建設充電樁易浪費投資
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駐會研究員王韜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認為,缺乏面向大眾的公共充電樁的確是制約電動汽車私人市場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他強調,這不是最絕對的制約因素。
王韜指出,目前電動汽車的電池技術,充電時間長里程短,決定了它只能是作為通勤車輛,是部分有條件居民家庭第二輛車的較好選擇。單靠增加充電設施不足以鼓勵居民增加夠買,尤其是在缺乏家庭固定停車位的情況下。但對于公共領域用車、快遞行業、汽車租賃和部分企業車輛,包括公交和出租汽車來說,他們有條件建設自己的充電設施,也不太受目前電池技術的制約,可以作為優先發展行業增加電動汽車的購買和使用,這需要國家在電動汽車使用,而不單是購買環節提供更多政策支持。
至于電動汽車的充電樁應該或可以由誰來建設完善?不同的國家有不同探索,但共識是需要政府、開發商、電動車行業制造商以及電動汽車消費者來共同參與實現。
格洛麗亞認為,集合多元的合作伙伴來開發電動汽車的市場,包括建設充電樁等基礎設施,非常重要。政府、電動汽車行業、能源和電力供應商都要參與,要想讓整個電動汽車發展的系統發揮作用,需要不同相關方參與,來提高電動汽車的數量。她補充道,電力行業最終要能夠支撐起充電基礎設施,同時電力行業要更綠色環保。
王韜也認為,充電設施提供的電力是均一性很高的商品,在嚴格執行國家標準的情況下,充電設施也應該具有高度一致性和互通性。在這個前提下,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該有資質提供充電設施建設,而不應該有除國家法規和標準外的其他準入限制,就如同買水一樣,可以去超市買,也可以去小店買,甚至自己家裝濾水設備,只要是滿足了國家標準和安全規定的就行。只有市場才能決定在哪里是充電需求最高的區域,哪里最適合建設充電設施,以及采取什么樣的經營模式。
除了強調合作意識明晰職責外,王韜指出,充電設施的一大困難是前期投入較大,并且需要與電網就區域擴容以及其他政府部門就安全、消防等問題進行協調,對小規模投資者會形成障礙,因此需要政府改善行政流程,提供支持。
他還強調,不結合需求地投資充電設施往往會帶來資源的浪費,這在政府主導的投資中比較容易發生,因此需要市場來確定投資方向,政府提供公平、透明、優惠并一視同仁的政策支持即可。
格洛麗亞說,建設充電樁等鼓勵發展電動汽車的措施,不是鼓勵更多數量的汽車,無論是傳統還是電動環保的。“電動汽車是很好,增加汽車數量,造成更嚴重的擁堵并不是本意。一個城市或地方推廣電動汽車,還要考慮自身交通承載能力和擁堵狀況。”
原標題: 鏡鑒英國:特斯拉充電難怎么破?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