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下午,第二批在杭州7·5公交車火災事件中受傷的重癥燒傷病人從浙醫二院出院。接下來,這6名病人將轉入浙二濱江院區康復中心接受后續肢體功能、心理等的康復治療。加上上月出院的4位病人,至此共10名病人出院,還有9名危重燒傷病人仍在浙醫二院進行治療。
記者從浙醫二院了解到,7·5公交事件至今,醫院為19位重癥燒傷患者累計完成手術86次,最多一位患者已接受了11次手術;仍在醫院接受治療的病人,除個別病情比較危重的,還要和醫護人員一起和死神搏斗外,大多數人的狀態越來越好,在接下來的幾周將陸續出院。
相隔50多天
母女倆終于見上面
還記得北京小女孩欣欣嗎?目前欣欣還在省兒保醫院接受治療,腿上還有傷疤。所以昨天,欣欣媽媽出院后,第一時間就去兒保看女兒,這是母女倆相隔50多天后的第一次見面。
馬上就要開學了,欣欣也一直惦記著學校。但媽媽希望,女兒能自己走著去學校,所以暫時不會讓她去學校,“我不想她在學校與眾不同。”
昨天下午,記者見到了欣欣媽媽。頭發剪得很短的她看見陌生人,不好意思地說:“我的樣子現在不能見人啦。”但其實,欣欣媽媽恢復得很好。醫生告訴記者,她的三度燒傷面積是30%,主要燒傷部位在四肢,在兩個月的治療中,欣欣媽媽進行了4次擴創和皮膚移植手術,現在已經能下床走路,也能彎起手臂,自己吃飯了。
今年19歲的小李,是一名準大學生,暑假里跟爸爸一起到杭州來旅游,結果兩人都在7·5公交車火災事件中受傷。爸爸老李上月底已經出院,出院前,爸爸還去病房探望了兒子,當時小李哭得很傷心。
昨天見到小李時,他正被浙醫二院燒傷科副主任陳國賢開的玩笑,逗得呵呵笑。
小李帶著帽子,醫生說,他的頭發已經長得很好,臉上皮膚紅紅的,疤痕還比較明顯;雙手纏著幫助疤痕恢復的彈性繃帶,露在紗布外面的手指,可以稍微活動,但仍不能完全伸直。不過小李的腿腳功能已經恢復得不錯,丟開輪椅,走得很穩。
昨天,陳醫生一直鼓勵小李。“等你恢復再好一點,我們再來合影。”這是他跟小李之間的約定。
出院只是第一步
大家一起來幫助他們康復
“燒傷病人的康復,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可能需要半年到一年,這個過程是有些痛苦的。”浙二燒傷科的王帆醫生說,對燒傷病人來說,睡覺都是件可能造成傷害的事情。
如果關節部位有傷疤,晚上睡覺的時候腿曲了點,第二天早上要伸直就很困難了;如果傷到了肌腱、骨骼,恢復起來就要更長的時間。
進入康復階段后,醫生也鼓勵燒傷病人多活動身體,但一活動,新植的皮可能會出現起泡、出水等情況,這時候就需要及時清洗創面,等皮膚愈合,再進行活動。如此反復,才能完全康復。
“這個過程很漫長,需要很強的毅力!也需要周圍人的支持。”王帆說。
“如果社會對燒傷患者,有異樣的眼光,這對他們的康復是非常不利的。”陳國賢說,燒傷患者的康復,除了身體功能的恢復外,心理的恢復也很重要。接下來,還會有燒傷患者陸續出院,陳國賢希望大家能幫助他們一起,完成這漫長的康復。
原標題: 第二批6名重癥傷員昨出院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