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市太陽能電池的出口出現了回暖。據臺州海關統計,今年1月至7月,全市太陽能電池出口額為3.7億元,同比增長23.9%。
近年來,由于歐美對我國光伏產業的“雙反”調查,我市太陽能電池出口產業遭遇“寒冬”。不過今年以來,我市太陽能電池的出口出現了回暖。據臺州海關統計,今年1月至7月,全市太陽能電池出口額為3.7億元,同比增長23.9%。
其中,太陽能電池對日本、臺灣、德國等新市場的出口增長極為顯著,特別是對臺灣的出口幾乎是從無到有,前7個月出口額達到了4347萬元,而去年同期不過數千元。從區域來看,溫嶺市最引人注目,前7個月出口額為1.7億元,同比增幅49.9%,7月份同比增幅更是超過70%。
工人忙得連休息時間都少了
四川人張元禮是寶利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位工序長。這家位于溫嶺的公司是我市太陽能電池出口額最大的企業,今年前7個月出口額達到了1.6億元,同比增長40%以上。
去年,因家里有事,張元禮回了老家一段時間。今年當他再次回到自己的崗位時,卻發現工作強度與之前幾年相比,完全不同了。“去年這個時候不怎么忙,每個月都有三四天時間休息,現在的話,一個月最多休息一到兩天。”張元禮說。
浙江寶利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東介紹,張元禮回老家之前,企業正經歷光伏行業的低谷期,訂單少工作自然不多。“現在張元禮雖然工作忙了,但收入卻比以前高許多,這得益于今年太陽能電池出口上的回暖和復蘇。”趙東說。
企業積極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
趙東告訴記者,過去三年,國家陸續出臺了對分布式電站的扶持政策,進行度電補貼,這對國內市場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是受貿易保護的影響,國際市場依舊前景不明。目前寶利特90%以上的產品都靠出口,所以我們除了在產品質量和新品開發上下功夫外,還需不斷開拓新市場。”趙東說。
“比如我們開拓了南美、澳大利亞等新市場,現在我們準備發展多元化布局,不再靠著單一市場來滿足生產需求。”趙東說,公司還從2010年開始著力開發能夠滿足小型屋頂項目的黑色組件,從而贏得很多新興市場的客戶。
臺州海關工作人員表示,盡管今年太陽能電池的出口形勢喜人,但隨著國外補貼的逐步減少,國際貿易摩擦的持續加劇,對下半年的出口形勢,光伏企業還是要持謹慎的態度。企業應在自己產品的定位升級和售后服務上面下功夫,這樣才能防止在出口過程中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原標題: 臺州太陽能電池出口回暖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