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評論 正文
“不為民做主就罷免”應成常態
2014年08月27日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張楓逸

  “作為一名領導干部、人民公仆,當官不為民做主,人大可以罷免你!”堆積了兩個月的醫療垃圾,經多方協調仍無人管,榆林市人大常委會將時任市衛生局局長請來,人大代表面斥局長,問題3天內得到了解決。(8月25日《華商報》)

  一句“不為民做主罷免你”,推動了問題有效解決,更彰顯了人大監督的權力意識回歸。我國《代表法》明確規定,各級人大代表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提出對本級人民政府組成人員的罷免案。提出罷免案和出席人大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一樣,都是法律賦予人大代表的合法權力,但現實中卻往往被束之高閣。

  一直以來,一些地方人大罷免政府官員,基本上都是在官員違法違紀之后走走程序,鮮見有人大代表主動提出對不稱職的干部提出罷免案。2012年初,深圳市人大代表鄭學定在地方兩會上向有關部門開炮,稱“做不好食品安全就要提出罷免案”,就曾引發媒體關注和輿論好評。然而,在慷慨激昂的言論背后,鄭學定坦言,自己做了10多年人大代表沒提過罷免案。食品安全問題不是一天兩天了,多年來代表們攥著手中的罷免權卻“隱忍不發”,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政府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對政府實施監督。對于政府工作的過失,人大依法提出批評和建議,罷免失職瀆職官員,是行使監督權的重要方式。不過,在現實中,一些代表一年到頭只是“開開會、舉舉手、投投票”,并未真正履行代表職責。對政府部門往往是唱贊歌的多、提意見的少,更別提對某些不稱職官員提出罷免案。究其原因,除了使命感和責任意識缺失外,一個重要因素是怕得罪人,只愿當體制內的“好好先生”,不愿當直面問題的“啄木鳥”。

  去年初,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副主席朱永新在《人民日報》撰文談及參加兩會的心得時說,以人大代表的選舉來看,城鄉約每67萬人分配1名代表名額,“你不稱職,意味著67萬人缺席;你若失語,意味著67萬人沉默”。誠如斯言,人大代表的失語,不僅辜負了群眾的信任,也無助于推動政府工作的改進,經濟社會的發展。這顯然不是群眾推選產生人大代表所要的結果。

  一名稱職的代表,就必須不計個人得失,敢說話,說真話,真正為老百姓代言發聲。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連續10年在兩會上提議公車改革。他在微博上直抒胸臆:“推行公車改革,我不怕得罪人,大不了回大學教書。”正是這種無所畏懼的精神,支撐其忠誠履行好一位人大代表的神圣職責。

  俗話說,“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不為民做主罷免你”應成人大監督常態,在讓不稱職官員下課的同時,更能以儆效尤,倒逼各級領導干部敬畏人民權益,更好地為群眾辦實事,謀福祉。為此,各級人大組織要加強對代表的管理考核,為其執行代表職務提供便利和保障,切實提高履職質量,同時,司法部門要撐起保護傘,預防和嚴懲打擊報復人大代表的行為,真正讓代表們解除后顧之憂,敢于批評部門工作,罷免失職官員。

原標題: “不為民做主就罷免”應成常態

標簽: 免職官員復職 人大代表履職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趙靜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