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乘坐公交會越來越方便,線路優化更合理,候車時間更短,還能實時了解公交運行狀況。
從農用車到新能源車,從個體承包到國有經營,從1條公交線路到95條公交線路,從三區各自為政到市區公交一體化——
從農用車到空調車、新能源車,從有售票員到無人售票,從個體承包到國有經營,從招手攔車到坐在候車亭等車……
20年前的今天,很少有人能預料到,臺州的城市公共交通能發展得如此快速。公共交通,已成為臺州這個城市運轉的主動脈。
如今,穿行在城鄉間的公交車,在不斷延伸的城市空間里流動,也在記錄著這座城市成長的每一個足跡——
市區公交的最初起點是1984年椒江市公共交通公司成立,9個人、2輛車,一條椒江至洪家的8公里公交線路。現今,城區有公交車829輛,公交線路95條,線路總長度1824公里,年運送乘客約5000萬人次。
更令人欣喜的是,這些數字仍在繼續刷新著。“以后,市民乘坐公交會越來越方便。”臺州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定建說,線路優化更合理,候車時間更短,還能實時了解公交運行狀況。
1
“三個小圈一個大圈”,制約公交一體化
大家是否有這樣的記憶?
以前,從鄉下去城里,站在路邊隨手攔下一輛“三輪卡”,哪怕搖搖晃晃地到市區,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這幾十年,公交車車輛變化很大。”郭定建說,最早是城鄉拖拉機,再到農用車、面包車,再發展到中小型客車。
不過,以前在城區辦事,出行不是步行就是騎自行車,如果要運貨物就叫輛手拉車或者貨車,只有到鄉鎮去才坐公交車。
說起以前的公交,郭定建很是感嘆。他認為,嚴格地講,以前的公交車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交車,它是由城鎮和城鄉公路客運演變過來的,具體來說就是城關鎮到周邊鄉鎮客運的延伸。
“臺州撤地設市后,市區公交開始從城鎮的概念轉變成了城市的概念。”郭定建說。
到1996年,三區共有9家公交企業,383輛公交車,這些公交車輛大多由個體、私營車主承包或經營。
不過,由于臺州中心城市是在椒黃路三區基礎上建立的組合式城市,公交車更多的是點對點定向短途客運,如黃巖到路橋、路橋到椒江、椒江到黃巖,有時候居民要出門辦事,起碼要轉兩次車,不少市民對此反響強烈。
在這個背景下,1997年,由交通部門牽頭協調,環線公交公司成立,逐步吸納個體經營車輛和農用車,實行松散式的公司化管理。
隨后,環線A(即現在的901)以及環線B(即現在902)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環線公交連接三個區,那臺州的公交模式就是三個小圈一個大圈。”郭定建介紹,環線公交方便了很多市民,減少了市民換乘的時間。
2
市區公交一體化,線路調整更合理
如果說,環線公交的出現,讓三區聯系更緊密,那么2013年11月21日臺州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掛牌成立,則標志著臺州公交邁進了一個新時代。
“從分散經營到松散型聯合體,是一個進化過程。”郭定建說,現在回顧過去的歷史照片,可以看到一個面包車上面一個駕駛員、一個售票員,這兩個人往往是一家子,車子也是他們家的,他們拿著一個包或背著一個售票袋去攬客,這就是個體經營。
可是,各自經營之后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大家都去攬客后可能造成了相互壓價、秩序混亂,于是出現了一個松散型的聯合體,就是聯合一個車隊,統一價格,統一調度,統一排班,統一結算。
“這種形式發展下去也會產生不滿,到最后要得到一個規范,就是走向公司化的經營。”郭定建說,但是當時的公司化是混合所有制經濟,它里面有國有、集體,也有個體、私營的。
很多人記得,由于三區公交各自獨立,也制約了市區公交一體化的發展。
郭定建打了個比方,以前市區公交就曾設想開通跨區線路:洪家洪家—火車站、峰江—火車站、東山公園—火車站,市民也有這個需求,可是到現在,也僅開通了“洪家—火車站”這條公交線路,原因就是一些線路涉及到公交公司的利益矛盾。
比如峰江—火車站線路,它若經過路橋區,則與303線路重疊。一旦開通,就會影響到303線路的客源,影響到路橋公交系統的收入。
“現在市區公交是全國有性質,線路調整就方便多了。”郭定建說,目前,有關的市民調查問卷已經完成,專家正在做線路調整優化方案。
3
智能公交系統,讓市民出行更便捷
未來的公交你希望是怎樣?
無論是在鬧市還是在鄉村,市民都能夠搭乘公交車出行;無論是站牌還是手機,都能實時查詢公交車輛的運行信息;無論是在臺州哪里,一張公交IC就能刷了……
路通車到,民需車有,未來市民乘坐公交出行將更方便更快捷。
“現在公交車共有829輛,與1996相比車輛雖然只翻了兩倍多,但是實際運能卻增加了很多。”郭定建說,面包車一般是19座,農用車12座,公交車可以載客80多人,也就是說,一輛公交車相當于4到6輛面包車。
同時,今年臺州市公共交通集團計劃購買新能源車輛,更新部分黃標車。“智能公交系統非常有必要。”郭定建說,一方面便于車輛調度,另一方面便于市民查詢。
平日上下班,郭定建也會乘坐902路公交車,周末時,他還會特意坐公交車了解公交運行情況。他發現,不少市民在等公交車時,因為沒法了解公交車到站時間,往往在焦急等待后改坐出租車走人。
“要是有電子站牌,乘客就能隨時了解公交車輛的信息,就能調整自己的出行時間了。”郭定建認為,政府還需加大投入力度,加強公交基礎設施如站場等建設,同時還要求司乘人員提高服務質量。所有的一切都為了一個目標:讓公交成為市民出行的首選。
大事記
1984年:椒江市公共交通公司成立,由9個人、2輛車起家,開通了第一條椒江至洪家8公里公交線路。
1996年:三區發展到9家公交公司、383輛公交車。這些公交車大多由個體、私營車主承包或經營,公交客運市場混亂無序。
1997年:由交通部門牽頭協調,成立環線公交公司,逐步吸納個體經營車輛和農用車,實行松散式的公司化管理,經營大環線客運。
2002年:市政府將城市公交管理職能由建設規劃局劃歸交通局,初步理順公交管理體制。
2013年:10月,市政府召開公交一體化會議,決定以國有化推動一體化,整合重組市區公交企業。11月21日,臺州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掛牌成立。
原標題: 打通三小圈一大圈,暢通城市主動脈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聯系電話:0576-88906060,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