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浙江省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王英民門診里來了一位姑娘,姑娘剛從非洲回來。說起得病經歷,王主任連連搖頭,“這個情況,我在非洲醫療援助了兩年,也沒有看到過。”
說起來真是可怕又惡心。
姑娘姓李,五天前在非洲坐沖鋒艇玩漂流。當時感覺左手上臂被蟲子咬了一口。接下來幾天,這個傷口一直又紅又癢。
一直到回國,傷口還是沒有好,更腫了。朋友提醒她,說不定里面有膿,擠一擠就好了。
這一擠,擠得李姑娘汗毛都豎起來了。傷口里面竟然鉆出來一條乳白色的蟲子!就像青菜里的菜蟲,還肥嘟嘟的。
李姑娘強忍著惡心,把蟲子撥到一個透明的塑料袋里,怕蟲子死掉,拿了塊蘋果,養著它。
李姑娘看了好幾家醫院,皮膚科的醫生搖搖頭,說沒見過。有醫生提醒她,“你剛從非洲回來,可能是那邊特有的病,要不找找剛從非洲回來的醫生。”并推薦她去找省人民醫院感染科的王英民主任,王主任在非洲馬里醫療援助了兩年后剛回來。
但李姑娘拿來的這種蟲子,王英民主任在非洲也沒有見過。
王主任問李姑娘有沒有發燒?李姑娘說沒有。王主任說,沒有發燒,感染的幾率比較小,放松一些。
“我就怕還有其他的蟲子出來,會不會在我身體里跑來跑去?想起來就很惡心!”李姑娘看著擠出來的蟲子,有些發抖。
王主任建議她去找研究寄生蟲的權威機構問問。
李姑娘又找到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制所寄生蟲科阮科長。阮科長在顯微鏡下看了一會兒,告訴李姑娘,“這種蟲子表面長滿了黑色的小鉤子,初步判斷是‘人膚蠅’,又叫皮膚蠅。”
人膚蠅在非洲和南美洲的熱帶雨林中都有分布,人膚蠅會捕捉蚊子,把卵粘在蚊子的腹部,然后將蚊子放生。幾天后,蛆發育成熟了,但是仍然呆在卵里等待時機——等待蚊子叮人(或其他溫血動物)時,卵借機粘在人的皮膚上,蛆感受到了體溫,不到10秒鐘就孵化出來,然后借助蚊子叮咬的傷口或人體毛孔,鉆進人的皮膚中寄生下來。
然后它就像玉米棒里的蟲子一樣,一邊打洞一邊吃肉。如果不被揪出,它們會在人體內待一兩個月,吃得胖胖的,差不多兩三厘米長時,就從洞里溜出來,掉到地上作蛹。再過二十天左右,就會羽化成蠅。另一個生命周期又會開始。
蛆的末端長有鉤子,緊緊地鉤住肌肉。你拉它時,鉤子會鉤得更緊,如果你用力想把它拉出,它就會被拉斷,蛆的下半部分會殘留在人體內,導致感染,這個時候就要手術取出了。
哥斯達黎加的熱帶雨林中,也有很多人膚蠅。當地人被蛆入侵后,一般不會試圖把它拉出來,而是利用蛆每隔幾分鐘就要呼吸透氣的習性逼它出來。蛆躲在皮下,通過一根吸氣管穿破皮膚透氣。當地人就用一塊生豬肉緊緊壓在蛆的吸氣管開口處,蛆為了能夠吸氣,就不得不從人體里爬出來,鉆到豬肉中。
有時,這種蛆甚至可以入侵到眼睛周圍柔軟的肌肉內,要清除它們相當困難。不過目前,國內報道過的案例比較少。
阮科長安慰李姑娘,目前傷口紅腫已慢慢消退,也沒有發燒,暫時先做清創處理。如果傷口慢慢愈合,說明傷口里面沒有其他蟲子。如果還是紅腫,可能還有蟲子,那時要做進一步的切開手術。
“非洲大陸氣溫炎熱潮濕,適合蟲類生長,登革熱、瘧疾等都是蟲媒性的傳染病,可以通過蚊蟲叮咬而傳播疾病。去非洲游玩,還是要老老實實穿好長衣長褲,蚊蟲叮咬后有什么不對,趕緊來醫院。”阮科長說。
原標題: 五天前非洲玩漂流被蟲子咬 回國后從傷口擠出一條蟲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