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民生 正文
全國每年檔案收費至少達數十億
2014年08月12日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又到畢業季。對高校畢業生來說,如果不是到機關當公務員或者在國企就職,找到工作后還需要操心一件事——給自己薄薄幾頁紙的檔案安個“家”。

  安“家”需要花錢,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面向龐大群體收取的這筆檔案費,著實是個“天文”數字:北京每年收取的檔案費超1億元,廣州華南人才市場每年收費也有數億元。據專家估算,全國每年人事檔案收費至少達數十億元。

  保管檔案,本應作為公共服務部門提供的公益服務,為何還要收取費用?收取的大量費用都花在何處?對于這筆長期以來受到爭議的管理費,記者進行了追訪。

  檔案也得“租房子”,高額支出細則未曾公布

  2002年到北京打拼的“北漂”李健,其所在的民營公司不管檔案,需要他自己拿到人才市場掛靠。于是,從2002年開始,李健每年都要繳納檔案保管費。

  2013年前,檔案每年收費240元。11年間,李健共花了2640元。2013年1月,這筆收費降至一年120元。幾年加起來,李健在檔案保管上一共花了近3000元。

  “來北京10年多了,我自己還沒買房,可是,給幾張檔案找個落腳的地方,卻已經花了幾千元。”李健苦笑。

  “檔案也得‘租房子’,占地比群租房小多了,收費卻跟‘豪宅’接軌,算給自己的檔案買了個豪華臥室。”李健不解:一份薄薄的人事檔案,為什么一年要收一兩百元的保管費?

  近年來,全國每年高校畢業生超過700萬人,除了國家機關公務員、部分退役軍人、部分殘疾人、失業者,按規定,其余所有人都需要繳納檔案保管費,每人每年需繳費上百元。

  根據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提供的數據,截至2014年6月底,北京市、區縣存檔機構共管理檔案170萬份,存檔費在2013年1月起由240元下調至120元。不過,即便收費下降,每年產生的存檔費仍逾億元。

  專家估算,全國200多個地級市,每個市每年收費少則數百上千萬元,大城市動輒上億元,全國每年收取的檔案托管費至少達數十億元。

  這筆錢到底去了哪兒?北京市人社局表示,收費標準是北京市發改委下發,采取收支兩條線管理,收費統一上繳市財政,人社局沒有截留,所需檔案管理的經費由財政局每年下撥。

  記者查詢發現,全國尚無哪個省市公開過檔案保管費的具體使用、支出細目。

  收費托管和手續煩瑣令各地出現大量“死檔”

  按照我國檔案法、干部檔案工作條例、流動人員檔案管理暫行規定等法規,畢業生的人事檔案屬于國家法定、強制執行、歸口管理的公共信息,個人不得截留和銷毀。

  專家指出,按理說,檔案保管應該是公共服務,就業和社保經辦機構在國家規定中也屬于公益服務性質,但現行的檔案托管,采取的卻是商業運作。據悉,各地人才市場從上世紀90年代起開始收取檔案保管費,一些地方最初年收費曾達七八百元,在社會各界的呼吁下,近年來,財政部、發改委等部門對收費標準進行了限制,收費有所下調。

  一些專家表示,在各種檔案托管群體中,公務員享受免費,國企職工由單位付費。這意味著,收入穩定的人群享受免費檔案托管服務,而流動人員則要為自己的檔案向管理機構付費,這讓一些人覺得有失公平。而且,對于一些交納費用的人來說,其所享受的服務質量也有待提高。

  “工作調動或需要開具證明通常要等很久,人員不少但效率不高,一件事得跑好幾趟。打電話提前咨詢基本無人理睬,還會互相推脫。”在人才市場掛檔的楊予鵬告訴記者,“人才市場名為市場,但不是市場運作,都是掛靠在人社局下的事業單位。”

  深圳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肖俊表示,檔案托管費像一個“怪胎”:是服務,但做起來不像服務;像買賣,但又不是買賣,還具有壟斷性。因為“棄檔”“自揣檔案”是違法違規的,所以“消費者”甚至沒有說“不”的權利。

  人才市場工作人員稱,“沒有戶籍檔案和人事檔案信息,要在當地報考公務員、購買住房、子女上學等,都會受影響”。

  雖然有“必須存檔”的人才管理嚴格規定,但由于需要收費、手續煩瑣和服務不佳等問題,全國每年仍有大量棄檔、“死檔”出現。

  2010年畢業后留在北京一家私企工作的劉云霄表示,自己就只交了第一年240元的存檔費。“每月工資就3000多元,幾百元的存檔費確實很貴,我沒考上公務員,也買不起房,所以此后幾年一直沒再交。”他說。

  一些地方人社部門介紹,存檔的“死檔”數量高達總量的20%至30%。北京171萬檔案中,可流動的檔案近164萬,比例在全國較高,但由于龐大的體量,目前“失聯”逾5年的“死檔”也有61334份。

  對于檔案保管完全采取“無視”的態度是否行得通呢?海淀區人才市場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只要檔案有更新或移出的那一天,存檔費就要一次性補齊,否則檔案會被扣留。就算不動檔案,存檔費最遲也會在退休時追繳,否則“將使社保與退休金受到影響”。

  針對百姓反映的問題,各地主管部門也在改進。北京市人社局表示,近年來,北京市著力統一各人才中心的服務標準和業務規范,簡化手續。

  一些地方已經取消,還有地方仍在收取

  專家指出,面對棄檔,有關部門管理者需要反省,為什么提供服務卻令一些服務對象選擇逃避。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趙成根認為,“讓存檔人付費不合理,公共服務業務應由政府買單。”

  記者了解到,這項備受爭議的收費,在一些地方已經取消。如江蘇省取消了檔案托管收費的規定,山東青島開發區則停止了收費。但除去江蘇、山東青島等少數地區,全國多數省份仍在收取這筆費用,甚至金額更大、名目更多。河北省存檔費標準曾達到40元/月,2011年之后收費下調為單位委托保管20元/月、個人委托保管15元/月。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表示,清理和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是政府的自我革命,也是政府職能轉變和簡政放權的必然要求。

  “免除檔案保管費,是打破人才流動藩籬具體、有效的手段。雖然地方政府少了一筆小錢,但卻能給經濟發展注入更多動力。”肖俊表示。

  取消收費還只是人事檔案改革的開始。不少檔案管理人員表示,面對一個城市動輒數十萬乃至上百萬份紙質檔案,丟失、損毀時有發生,管理人員數量有限,這項涉及數億人命運的制度必須在體制、理念和技術上進行改革,建立全國統一的電子檔案系統已經迫在眉睫。

  “信息時代,搜集規整檔案不能還靠手指頭,人事檔案電子化不僅更加便捷,也是當下個人信用管理體系建設的需要。”趙成根說。

原標題: 全國每年檔案收費至少達數十億

稿源: 新華社 作者:  編輯: 金子琳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相關稿件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