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章佩婭
見習記者 張潔 文/圖
地點:椒江沙北垃圾填埋場
時間:8月6日上午10點半
溫度:40℃
愚公移山。唐安平也移山,他移的是垃圾山。
沙北垃圾填埋場,位于椒江東邊區塊。6日上午,風大,太陽也猛,記者下車后,臭氣撲鼻而來。填埋場暴露在烈日下,看上去有些荒涼。
走過一段用垃圾堆積起來的泥濘道路,記者見到了唐安平,填埋場一名普通的鏟車工。他負責的是將垃圾推平、壓實。
前進、倒退、前進、倒退……7年多時間里,他開著鏟車,風吹、日曬、雨淋,每天都要將這些動作重復上百次。
唐安平來自湖南,每天早上6點開始工作,一直到11點。但是每隔一天,他還要上下午班,11點開始到傍晚6點。
高高的鏟車上,有個狹小的空間,剛好容納一人。工作時的唐安平操控著遙控桿,不斷將堆起的垃圾鏟平。因為天熱,他敞開著衣裳,手邊就是一大壺自帶的涼水,記者見到時,已經喝了一大半。
偌大的填埋場,有一小處用篷布搭起的乘涼地,但是最近垃圾運輸車來得頻繁,他也沒時間多休息。
“沒啥技術性。”唐安平從鏟車上跳下來,邊扣衣服邊靦腆地說著,隨手抹了一把腦門上滲出的汗水。
唐安平告訴記者,雖說是三伏天,但由于地勢開闊,海風強勁,只要開窗工作,一般也不感覺很熱。
“去年才熱,今年好多了。”他說。
唐安平曾經中暑過,在一個異常悶熱的午后。“悶熱的時候比較難熬,衣服都會濕掉,其他還好。”
每隔幾分鐘,來往的垃圾運輸車總會揚起一路的塵土。回到鏟車上的唐安平,開始發動鏟車,類似坦克鏈子的履帶一運作,整座垃圾山都在顫抖,在不遠處,新堆起來的四五堆垃圾還在等著他處理。
感言
唐安平湖南54歲
我來臺州十多年,在填埋場工作已經7年多。填埋場的氣味的確不好聞,剛做的時候很不習慣,但是現在也都習慣了。
習慣之后,也不覺得這工作很累,現在車里有空調,風又大,每天自己帶著水,感覺還行吧,過得去。
三伏天是很熱,我們這個工作就是不管暴雨還是烈陽,都要在這座垃圾山上。你看那邊用塑料布包裹著的,都是已經鏟平的,包裹起來免得氣味大。
原標題: 習慣在“熏+烤”環境作業的鏟車工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