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公布了第五批臺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確定進入名錄的新入選項目共25項。至此,我市已擁有298個市級非遺項目。另外,我市還擁有省級非遺項目95個、國家級非遺項目13個。
據臺州市文廣新局非遺項目的負責人俞志罕介紹,入選第五批市級非遺名錄的項目都極具臺州本土特色,主要有傳統戲劇、曲藝、傳統美術等七個類別,其中傳統技藝最多,共有寧溪傳統糟燒釀制技藝、脫胎漆藝等9個項目入選,緊隨其后的是民俗類,共有白楓橋廟會、石塘元宵習俗等7個項目入選。
俞志罕說,由于現代工業和市場經濟的沖擊,很多非遺項目處境瀕危。例如延繩釣捕撈技藝,在玉環當地已被多數漁民所拋棄。在定網、流網、拖網等一網能撈上大片魚類的新技術下,這種用繩子系上誘餌、隨波逐流的捕魚方式已經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但是,也有一些非遺項目因為能夠產業化,所以傳承得還算可以。俞志罕說,寧溪傳統糟燒釀制技藝,是黃巖寧溪特有的釀酒方式,其釀造的糟燒白酒素有“江南一絕”美譽,金山陵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金山陵酒便是傳統糟燒釀制的代表。
“不能因為它們無法創造財富就擯棄它們。”俞志罕說,“這些非遺項目,都是臺州的文化符號,是深深扎根于人民生產生活中的烙印,有相當豐富的文化、藝術、科學價值,能喚起民族的認同感。”
原標題: 我市新增25個市級非遺項目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