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區人社局剛做了個統計,6-7月,受理的工傷認定申請數量839件,平均每月發生400余起,超過歷年平均水平。分析發現,工傷職工以制造業和建筑工地一線工人為主;事故類型,以機械傷害以及高處墜落居多。
究其原因,“罪魁禍首”是高溫。
職工工作場所的室內或室外環境溫度過高,是發生事故的重要誘因,高溫環境容易讓人煩躁、乏力甚至中暑,出現判斷失誤、操作失誤,導致工傷事故頻發。
因此,人社部門建議,用人單位高溫期間要適當調整工作時間,避開高溫時段,并完善工傷預防措施。
如果工作時還是不小心中暑了,能算工傷嗎?
可以,從2012年6月29日起實施的國家《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勞動者因高溫作業或者高溫天氣作業引起中暑,經診斷為職業病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中暑也是一種職業病。我國《職業病目錄》將物理因素所致中暑列入職業病范疇。這是一種勞動者在高溫作業環境下,因體內熱平衡或水鹽代謝紊亂而引起的以中樞神經系統或心血管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由于起病急,嚴重時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人社部門規定,發生工傷事故,用人單位應當自職工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人社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若用人單位未按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提出工傷認定申請。認定為工傷的,就可以享受工傷待遇。
“不過,高溫天一線職工中暑的很多,但真正去鑒定職業病、認定工傷的,卻非常少。”市總工會勞動保護部部長朱建維說,“職工在衛生部門指定的鑒定機構取得的診斷證明才是有效的,普通醫院不行。而杭州市區的職業病診斷機構不多,能診斷鑒定高溫作業引起中暑的,只有浙大一院、紅會醫院、杭州市預防保健門診部等幾家。由于鑒定診斷手續較為繁瑣,高溫作業的職工中暑后如果沒有產生嚴重后果,一般不會去工傷鑒定。如果發生了嚴重后果,或是因中暑暈眩導致摔傷骨折等情況,他們才會去做鑒定。”
原標題: 6-7月余杭工傷認定申請839件 因高溫作業中暑算工傷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