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構專家:河水倒灌有五種可能
地鐵四號線為何會出現河水倒灌事故?昨天錢江晚報從地鐵官方了解到,目前事故原因還未確定,但根據目前的情況猜測,很可能跟土質有關。
錢江晚報記者連線北京盾構專家,專家分析盾構過江河底部,最重要的是壓力平衡,倒灌事故原因有多種,不排除壓力失衡。
4天前就發現漏水?沒有的事
初步推斷,水土流失造成塌陷
杭州地鐵4號線河水倒灌隧道,有個問題受到很多讀者質疑:“有媒體報道說4天前就發現漏水了,這是真的嗎?”
錢報記者再次向地鐵集團核實,官方再次表態:沒有的事,發現漏水確實是事發當天早上的事情。
昨天上午11點,杭州市地鐵集團對本次事故再次做了通報。
通報會上,工程一部部長明剛說:“事發當天早晨7點多,施工過程中就發現了細小的漏水,隨后馬上就啟動了預案。也定了一些措施,比如加固圍堰和對河水水位的控制,盾構也做了一些準備,不過最終還是沒有擋住。”
明剛表示,搶險目前還沒結束,事故原因正在調查。
但是明剛也根據目前的一些因素簡單地做了一些推斷。
“出事地方是河道底,土質條件非常差,都是粉砂土,流動性非常強,很容易產生流變。其次,這個地方經過幾次施工,擾動非常大,幾個因素疊加,很容易產生水土流失,造成塌陷。”
有讀者問,如果真的是新塘河附近的土質條件太差,是不是不適合建地鐵呢?
地鐵相關方面的專家表示,這個問題早討論過,簡單來說,如果真是土質條件太差,不適合建地鐵,那么這條地鐵的規劃線路也不會被批復了。
盾構專家分析原因
河水倒灌,五種可能
昨天,錢報記者也專門電話咨詢了北京隧道方面的專家許工。許工在地鐵隧道、盾構方面已經從事有十幾年,經驗豐富。昨天,許工分析了河水倒灌的5種可能性,簡單來說,主要還是跟壓力有關系。
施工控制環節來講,有三種可能性。
首先從壓力過大,過小,或者壓力的波動值變動過大,都有可能造成江河水滲漏,倒灌進隧道。
“盾構機下穿江河地下,要承受一定的壓力。隧道頂部有沙土層、淤泥層、還有河水等各種外在壓力,盾構機掘進時,最講究的就是要壓力平衡。一旦壓力失衡,都可能導致滲漏河水倒灌。控制壓力的壓力波動值不穩定就容易出現這個問題。舉個例子,如果盾構機設置的壓力偏高,就好比我們吹氣球太猛,吹爆了;如果盾構機的壓力值過小,就好比馱不動背上的重物,被壓垮了;這兩種情況都有可能導致滲漏、河水倒灌。”
第二種可能性:地鐵盾構主要有土壓平衡式和泥水式兩種,不管哪種方式,如果施工工藝操作不當,都有可能出現問題。
第三種可能性:盾構機本身有故障了,但是工人沒發現,或應急措施不到位,也是這個問題常見的現象。
另外還有兩種非施工控制環節引發事故的可能性:第一地質勘查方面出了偏差,比如對江河水位的高度變化沒有做好檢測工作,在設計恒定的壓力范圍內,如果河水水位突然變高,或者變低,都會導致壓力失衡出現問題。
第二是河道底部的地質復雜,盾構上方要預留的數據一直在變化的。如果最初提供的數據資料有偏差,盾構在江河地下穿過,也容易出事。
事件發生前,有應急預案
但是,還是沒能阻止事件發生
也有讀者質疑:新塘河僅8米寬,地鐵四號線施工為何不能繞過這條河,非要穿河床而過呢?對此,記者了解到,地鐵四號線一期是2013年6月20日獲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當時批復的線路走向就如此。
那么,在這樣的環境下施工,地鐵方是否提前準備了應急預案呢?
明剛說,“我們有預案,我們做圍堰就是第一道措施,車站里面也有隔水墻,同時我們還有加固措施,在目前的狀態下,應該也比較全了。不過做地下工程,不可預測的因素很多。”
目前,根據預案和專家意見,地鐵方面已經在滲漏點的兩側做了兩個攔截的圍堰,防止河水大量涌進車站,同時對滲漏形成的漏斗進行一個回填。另外在車站兩側也砌了兩道封堵墻,防止一個地方的漏水通過這個斷頭井流到其他車站造成損害。
現在,還有一臺盾構機還在積水下,目前已經有一定措施,防止發生次生災害。
原標題: 地鐵官方:初步推測水土流失造成塌陷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