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圖韓笑
鄞州鄞江的王女士在11天里,從網上一家投資公司多次購買理財產品,投入42萬余元,但很快投資公司人間蒸發。
三個月后,鄞州警方破獲這起電信詐騙案,被害人70余名,涉案錢財400萬左右。
4月17日晚,王女士到鄞江派出所報案。
4月6日,她在搜索引擎上輸入“投資、理財”等詞,看到一個名為“山東名匠投資”的鏈接。這是一個掛在阿里巴巴網站上的投資公司,有注冊地址、注冊號、法人和聯系方式,也有誠信保證。
對方說,該公司投資房地產短期過橋業務,投資10萬元,30天能獲利74500元,每天都會返利。
王女士抱著試試看的心理,通過支付寶購買了3000元理財產品。
第二天一早,手機里果然收到了支付寶付款提醒,對方將當天本金和利息155元返給王女士。
之后,支付寶相繼收到款項。
王女士覺得這家公司挺靠譜。那段時間,王女士忙著開會,會后常常發現有數個未接來電,都是這家公司客服打來的。
王女士回撥過去。客服說,這個月公司業務特別好,支付流量已超過支付寶設定的限額了,現在無法返現,將通過銀行卡返現。
王女士把自己的建行卡號發過去,又收到了一筆155元的匯款。
4月8日,王女士又購買了總價為150000元的理財產品。4月9日,買了10000元理財產品。
4月10日,出于資金周轉,王女士又向他們公司贖回了前一天購買的10000元產品,對方又立即將款項打回給王女士。
在后面幾天里,王女士又相繼購買了5萬、4萬、10萬、8萬多的理財產品,前后投入42萬多,而短短幾天內,王女士也收到累計返利7萬余元。
一直到4月17日,王女士突然發現沒有收到返現。他們公司的網頁無法操作,所有聯系方式都聯系不上!
這家公司一夜之間消失了。
王女士想起最早是在某B2B網絡平臺上看到的公司信息,就給該B2B平臺客服中心打了個電話。
對方說,你很可能被騙了,建議王女士報警。
鄞州刑偵大隊、鄞江派出所、網警大隊等相關部門成立專案組,判斷這是一起職業電信詐騙團伙所為。
他們具備極強的反偵查意識。比如,從網站上追蹤到的投資公司是真實的,但身份信息全是假的,包括資金流向,也從不“真身”出動,往往通過臨時雇用取錢者做現金交易。
警方通過技術手段,發現嫌疑人的活動范圍可能在廣東和福建。
專案組七名民警二下廣東、三赴福建,用了三個多月的時間調查,剝離各種線索,終于鎖定犯罪嫌疑人,并于7月8日晚在福建省安溪縣抓獲嫌疑人黃某彬和黃某興,追回部分贓款。
黃某彬和黃某興都是福建泉州人,80后。
他們交待說,從2013年10月起,兩人事先購買銀行卡、手機卡、筆記本電腦、手機等工具,用假身份信息注冊一家投資公司。然后在網絡上購買了域名、空間,注冊了用于聯系受害人的QQ、淘寶、支付寶等賬號。
完成這些工作后,他們又來到廣東揭陽的普寧,以高回報信息誘騙客戶購買其虛擬的理財產品,實施詐騙。
兩人一開始按照約定返利如期打給購買投資產品的客戶,騙取信任,待客戶將大筆現金打入后,把網站停掉,逃離廣東。
目前,初步查明,二人共詐騙王女士等70余人錢財400萬左右。案件仍在進一步偵查中。
鄞江派出所陳警官提醒說:防范電信詐騙其實很簡單,無論詐騙手法怎么翻新,只要做到“三不一要”,即做到“不輕信、不匯款、不轉賬,遇騙要報警”,捂緊口袋,或撥打110詢問,別人是沒辦法把你的錢騙走的。
原標題: 網購理財產品 寧波70多人被騙400多萬元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