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指數已連續三周下跌,本輪調整幅度近10%,隨著中報陸續披露,創業板“高成長”神話再次受到市場質疑。
創業板指數已連續三周下跌,本輪調整幅度近10%,隨著中報陸續披露,創業板“高成長”神話再次受到市場質疑。
重倉創業板基金更是在此輪調整中遭遇顯著凈值下跌。
市場風格轉換使得大量基金正在逐步撤出創業板股票,轉投價值藍籌。
創業板“泡沫”吹破急跌近一成
創業板指自7月4日收跌以來,15個交易日內跌幅達9.9%,盡管25日觸底反彈1.09%,仍然難改下跌趨勢。與之相對的是大盤指數6月末以來卻走出明顯上漲行情,滬深300指數月初至今漲幅已達4.43%。
伴隨此輪調整,重倉創業板的成長風格基金也持續大跌。據銀河證券數據統計,7月4日至23日,在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中有85只基金跌幅達到5%,6只基金跌幅達到10%。
有評論稱創業板正在上演“敦刻爾克大撤退”,創業板“講故事”曲終人散。隨著半年報的逐步披露,中小盤尤其是創業板公司的業績普遍低于預期,引發市場對于小盤股的集中拋售。“創業板大跌主要還是因為中報臨近,很多公司中報業績不佳、成長性低于預期。”華泰證券基金分析師王樂樂說。
“創業板調整應該說已經確定了下降的趨勢。”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表示,行情或許仍未見底。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江賽春認為,新股發行、高估值、半年報業績是目前創業板下行所面臨的三大壓力。具體來看,近期重倉大盤藍籌股的價值型基金表現優異,漲幅均超5%。而以廣發聚瑞、廣發新經濟股票等為代表的中小盤成長風格基金則表現偏弱。
“反應慢”的基金凈值慘跌
近期大盤藍籌股的輪番上攻與創業板的節節下跌使得市場風格轉換不再單單是一句口號,而是真切反映在業績表現上。市場情緒的轉變,對于“跑得慢”的基金來說是一場災難,只能忍受凈值下跌的痛苦。
作為大型基金中較為少見的重倉創業板公司,廣發基金旗下基金近期跌幅不小。其中廣發輪動配置、廣發聚瑞、廣發新經濟三基金自創業板7月4日調整以來跌幅超過9%,廣發聚優、廣發競爭優勢跌幅分別為8.79%和6.09%。
以廣發輪動配置為例,二季度末重倉的創業板股票合計占基金凈值比32%。經過此輪下跌,廣發輪動配置今年以來整體下跌7.5%,居同類基金跌幅榜前列。
同樣看好成長股尤其是TMT(科技、媒體和通信)行業股票的華寶興業也損失慘重。以基金經理邵喆陽管理的華寶興業服務和華寶收益增長為例,月初以來凈值跌幅分別已達9.7%、8.69%。
從最新公布的二季報來看,兩只基金的十大重倉股幾乎均為TMT行業熱門股票,第一大重倉股藍色光標,遭遇大股東減持,二季度股價近乎腰斬;掌趣科技、東華軟件同樣是股價掉一半的腰斬命運;省廣股份、碧水源等則是股價跌去了三分之一。
邵喆陽在季報中向持有人道歉,“2014年二季度,基金業績前低后高,總體不盡如人意,還沒有從一季度的低谷中走出來。我們在2013年年報中預計的各種不利因素還在持續兌現。遺憾的是我們還是顯得反應略慢,對此我們感到很愧疚。”
“擊鼓傳花”游戲拉響警報
最新公布的二季報顯示,成長股依舊是投資熱點,基金追逐小盤股投資更加瘋狂,德圣基金研究中心報告顯示,二季度基金持倉市值分布來看,相比一季度基金持有中小板以及創業板市值分別增加119億元、187億元,兩者之和已接近滬市2500億元的持倉量。
2013年以來,創業板、中小板屢創新高使得基金“抱團”炒高熱門個股股價的質疑不絕于耳。專家提醒,盛宴過后投資者還需謹防成為最后接棒的“裸泳者”。
天治財富增長基金經理周雪軍認為,在中報業績密集披露期,以創業板、TMT為代表的成長股業績出現走弱跡象,這些個股的市值已達到較高水平,未來的成長空間開始受到市場質疑,因此這些個股近期出現較大幅度調整。
在楊德龍看來,“部分創業板企業的高成長性達不到投資者寄予的預期,在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創業板企業盈利狀況下滑更為明顯。”
江賽春分析,從二季度基金操作看,仍舊鐘情于電子信息類個股的炒作,此種擊鼓傳花的游戲后期必然面臨較大風險,站在理性投資的角度看,那些適時介入藍籌股投資的基金經理無疑是值得關注的。
“在目前概念盛行的市場環境下,投資者也需要提高對估值的考慮權重。”博時基金宏觀策略部總經理魏鳳春提醒,“估值是股價的另一雙翅膀,在臺風口上的即使是豬也能飛,但著陸肯定是個問題。”
原標題: 基金上演“敦刻爾克大撤退”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