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溫嶺松門的王阿姨成了村里的小紅人。因為她好像占盡先機似的,在自家后院種了十幾株黃秋葵,讓街坊鄰居好生羨慕。
王阿姨也奇怪,這些兒子從同事那兒拿的黃秋葵種子長勢很好。關鍵是,今年市場上,黃秋葵好像突然間“火”了,每斤10元左右的價格,買的人還不少,鄰居們都來看看這“植物偉哥”長在樹上是啥樣。
市場
黃秋葵“火”了,三門一合作社每天要賣五六噸
王阿姨說,這黃秋葵的種子,是今年3月,兒子一位江蘇同事從家鄉帶來的。她也只是試著種一種,令她不解的是,這還沒吃到嘴的黃秋葵咋就成了香餑餑?
王阿姨的疑問,三門富達果蔬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方道會給出了解答:“今年夏天,黃秋葵確實‘火’了。”
方道會可以說是浙江省引進黃秋葵的第一人。2006年,他從外地引進了黃秋葵的種子,開始種植。
“8年來,我們不斷對黃秋葵進行推廣,但一直反響平平,市民認知度也很低。”方道會說,前些年,合作社里的黃秋葵很多都滯銷了,堆放在倉庫里壞掉,“今年不一樣了,供不應求。”
方道會的合作社種了1500畝黃秋葵,從6月中旬一直到9月中旬都是采摘期。現在,每天都有五六噸的黃秋葵,從三門運往臺州乃至全國各地。
“椒江和溫嶺幾家種植大戶這幾年都從我這兒拿種子,之前一直埋怨賣不出去。”方道會說,這幾天,那些種植大戶紛紛打電話感謝,說是行情很不錯。
除了黃秋葵的果實,它的花朵也很受歡迎。方道會說,黃秋葵的花經過加工后,可以泡茶喝,有治療糖尿病的功效,現在的市場價是6000元每公斤。
接下來,方道會的合作社還將用黃秋葵制作生產保健品。“工廠已建好,我們的實驗也一直在進行,希望能將黃秋葵的功效發揮得更好。”方道會說。
功效
健胃保肝強腎,黃秋葵藥用價值受關注
王阿姨的兒子告訴她,黃秋葵能防癌、抗癌,能護膚、健胃,還能治糖尿病,日本人稱它為“綠色人參”。
對于黃秋葵具有這樣“神奇”的藥效,王阿姨顯然有點不太信:“這長得跟茄子似的東西能治病?”
記者將王阿姨的“不信”講給方道會聽,他趕緊打開網絡給記者進行了科普——
黃秋葵又名羊角豆、咖啡黃葵、毛茄,目前黃秋葵已成為人們所熱捧的高檔營養保健蔬菜,風靡全球。
在美、英等國家被列入新世紀最佳綠色食品名錄的黃秋葵,因被許多國家定為運動員的首選蔬菜而被稱為“奧運蔬菜”。
這種原產于非洲的植物具有增強身體耐力、抗疲勞和強腎補虛的作用,許多國家把其作為老人強腎補虛的藥品,咖啡的添加劑和借用品。
黃秋葵含有果膠、牛乳聚糖等,具有幫助消化、治療胃炎和胃潰瘍、保護皮膚和胃黏膜之功效,長期食用黃秋葵,有護膚、健胃、保肝、強腎等功效。而且,它的種子可榨油,黃秋葵油是一種高檔植物油,它的營養成分和香味遠遠超過芝麻油和花生油……說起黃秋葵的功效,方道會打開了話匣子。
而市民鄭先生也向記者說了個治療糖尿病的秘方:“頭天晚上,將黃秋葵切成片狀,泡在水里,第二天起來再喝,蠻有效果。”
食用
涼拌炒蛋煲湯,種植專家教你怎么吃黃秋葵
既然黃秋葵有這樣的藥效,那平時吃起來會不會讓人覺得有負擔?
方道會和鄭先生都說,黃秋葵脆嫩多汁,滑潤不膩,香味獨特,涼拌、炒蛋、煲湯都很不錯。
這時候,王阿姨就有意見了:“我看這黃秋葵一直是綠色的,也不知能長到多大,就摘了幾個茄子般大小的炒了肉吃,根本沒法下咽,跟嚼樹皮似的。”
“這樣的黃秋葵太老了。”方道會給王阿姨支了支如何挑選黃秋葵的招,“黃秋葵要趁嫩吃,6至10厘米是吃它的最好時機。”
方道會說,黃秋葵吃法很多,涼拌、熱炒、油炸、燉食,做色拉、湯菜等都可以,但在這之前,必須在沸水中燙3至5分鐘去澀,“但不要燒太熟,營養會流失。”
另外,黃秋葵切段的時候,會有黏液,有些人為了菜肴的美觀,會事先把黏液洗去再炒。方道會說,不推薦這樣做,“黃秋葵的黏液正是它的營養精華所在,所以,不要怕黏,黏的才是營養的。”
不過,黃秋葵屬性偏寒涼,燙熟后蘸摻有蒜末、辣椒末的醬油食用,可以稍微平衡它的寒涼,但脾胃虛寒、容易腹瀉或排軟便的人,還是不宜吃太多。
原標題: 臺州人今夏愛上吃黃秋葵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