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居住在路橋區賣芝橋附近的市民李科大爺高興地說:“沉船打撈后,河里原先淤積的垃圾沒有了,河道的防汛能力提高不少。”
賣芝橋河道的變化,緣于路橋區在今年上半年啟動的打撈沉船專項行動。根據“五水共治”的要求,路橋區通過摸排,發現轄區河道內廢棄沉船共計193艘,其中市、區級河道內有廢棄沉船97艘,鄉村級河道有廢棄沉船96艘。
據了解,沉船大部分為水泥船,運載量30至40噸左右。路橋區水利海洋漁業局水政監察大隊大隊長王建華說:“廢棄船只長年沉在河道中,不但降低了河道的通航能力,而且大大降低了河道的防洪排澇能力,往往也成為生活垃圾、水葫蘆的聚集地。”
在七條河打撈現場,記者看到,河面上兩條施工船分工合作,一艘船負責打撈,另一艘船用來裝載沉船殘骸。據現場施工人員介紹,由于打撈難度大,平均每天只能打撈2艘廢棄沉船。在打撈現場,路橋區相關部門還派駐專門工作人員進行現場拍攝和記錄,確保打撈工作順利完成。
截至目前,路橋區已經全部打撈市區級河道內的97艘廢棄沉船。鄉村級河道內的96艘沉船正在由所屬鎮、街道組織力量進行打撈。
原標題: 路橋:打撈沉船通河道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