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無時無刻不在跟蹤你
央視曝光蘋果手機能記錄用戶行蹤,關掉定位功能也沒用
你知道嗎,蘋果手機的定位功能可以收集你的位置信息,精確到幾點去哪兒、待了多長時間,甚至可以從這些數據中分析出哪里是你的家以及工作單位等。
昨天央視曝光稱,只要在蘋果手機上使用軟件,用戶使用軟件的時間地點都會被記錄下來。此種獲取信息的方式與軟件使用同步,并且比手機基站、WIFI等定位精度更高。專家表示,根據手機定位服務顯示信息可完整分析個人行蹤,用戶動態會完全公開。
軟件測試
比手機基站WIFI定位更準
央視節目中,記者對包括社交軟件、辦公軟件、炒股軟件、娛樂軟件等在內的十一款進行測試。其中有5款軟件出現了位置權限的申請,但都已經關閉。剩下的六款軟件則并未出現位置權限申請。通過操作發現,當使用軟件時,對應位置文件夾中會出現軟件的使用情況,包括使用時間、使用位置的經緯度等。該文件夾雖然顯示加密,但并不需要任何解密措施就可以打開。這些定位信息完全與軟件的使用同步,相對于手機基站、WIFI定位,該種定位方式精準度更高。
央視以一部iPhone5S手機(安裝iOS7.1.1)實驗,依次打開“設置—隱私—定位服務”,便能看到允許開啟定位服務的選項。
在這一頁面下方,還有一個“常去地點”功能,該功能默認為打開狀態。進入“常去地點”頁面后,可以見到一串歷史記錄,上面詳細記載了用戶在什么時間去過哪些地方,以及在該地點停留了多長時間。該功能還會自動分析,將這些地點歸類為家庭、單位等。
不僅如此,所謂的用戶信息加密文件,也能通過手機連接USB查詢到,用戶只需查詢手機系統文件夾第6層文件夾下.db的文件就能看到自己的信息記錄。
記者通過走訪北京、青島等城市,對60位蘋果手機用戶進行隨機采訪,被采訪者中知道蘋果手機有該功能的人僅5人,超過90%用戶對蘋果手機該功能并不知情。而采訪蘋果手機專賣店工作人員時,工作人員也表示對該功能并不熟悉。
技術解讀
手機后臺系統可記錄行蹤
移動互聯網軟件開發工程師劉先生昨日表示,關閉位置定位,手機依然還會通過運營商移動網絡連接、WIFI連接和應用連接,隨時記錄用戶信息。每個APP都會產生自己的.db數據文件,用于保存位置信息、使用記錄等,但每個APP的數據文件加密方式不會完全一致。
360公司安全專家陳先生稱,目前蘋果、谷歌和安卓系統中都會自帶一些相關功能,讀取用戶的位置信息,主要是軟件廠商為了滿足手機大數據信息收集的需求,如一些對用戶地圖使用習慣的統計等。蘋果是一個封閉的系統,這就使很多用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泄露了信息。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網絡安全保衛學院院長馬丁根據該蘋果手機中的位置信息準確分析出了手機用戶的行為軌跡。馬丁表示:“蘋果手機中的定位功能可以顯示手機用戶經常活動的地點、時間、頻率,會把一個人完整的行為軌跡進行比較詳實的分析,是公開性的,沒有任何秘密。”
馬丁介紹,即使用戶將定位功能關掉,也不會改變后臺系統,該系統還是能將手機軟件使用時所在地點、時間等信息完整記錄下來。
解決方法
用部分安全軟件可清除
360公司安全專家陳先生說,目前,除了使用一些手機安全軟件的位置清除和粉碎功能,用戶暫無法通過常規手段對地點記錄功能進行卸載。
現在廠商出的安全軟件,還不適用蘋果手機,除非蘋果手機越獄,否則不可能刪除這些記錄。目前只有安卓手機可以刪除。
背景
擅自搜集用戶信息
蘋果谷歌屢惹官司
隨著移動互聯網以及大數據的發展,用戶數據保護顯得尤為重要。而不少互聯網公司如蘋果、谷歌等也因搜集用戶的位置信息而惹上麻煩,甚至做出賠償。
2011年,近三萬名韓國蘋果手機用戶起訴蘋果公司,未經同意擅自搜集用戶行蹤信息,要求蘋果公司賠償271億韓元,約合1.6億元人民幣。數月后,一名用戶勝訴,蘋果公司向其支付約合6100元人民幣的賠償款。同時,蘋果就手機定位事件,收到了來自韓國廣播通信委員會開出的全球第一張罰單,被指控違反了位置信息保護法相關規定,并處以蘋果300萬韓元的行政罰金。2012年,蘋果公司再次因搜集用戶位置信息,在美國圣何塞被集體訴訟。
另一互聯網巨頭谷歌也曾因搜集用戶信息而惹上官司。2011年5月,谷歌在韓國首爾的辦公室被警方調查。警方表示,谷歌涉嫌擅自搜集用戶位置信息。同年,美國安卓手機用戶狀告谷歌過分跟蹤其地理位置信息,并向谷歌索賠5000萬美元。2012年,谷歌因侵犯用戶隱私遭美國政府罰款2250萬美元。
原標題: 央視曝光蘋果手機能記錄用戶行蹤 關掉定位功能也沒用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