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面寬闊的溪流,波光粼粼;草木茂盛的濕地,綠意盎然;層次分明的排屋,錯落有致。7月11日,記者走進天臺縣始豐溪畔始豐街道安科村,面對眼前這個充滿現代氣息的生態小村莊,不由得陶然自醉。
誰曾想,4個月前,道路的兩側還是養殖戶搭建的連片簡易棚,養有1000多頭豬、1800多只獺兔,養殖場污水橫流,臭氣沖天,村民們過路時莫不掩鼻。村口的始豐溪更成了污水的匯聚點,青苔、垃圾漂浮其上。
養殖污水直排的問題不解決,村民宜居就無從談起。然而,不少農戶干了大半輩子養殖,甚至一家老小的生計全指望著那些豬、兔子,要讓他們關停養殖場,無異于砸飯碗。
為了讓養殖戶關停養殖場后能順利轉行再就業,村里組織村民到省內各地的美麗鄉村、休閑旅游特色村等地觀摩學習。開了眼界的村民,回來后主動謀劃轉型之路。
街道、村兩委趁熱打鐵,制定獎勵政策,鼓勵采砂戶、養殖戶轉產開辦農家樂。在村民們的一片期盼中,村里對建筑面積達9500平方米的養殖場實施了拆除,養殖造成的污染問題徹底解決。目前,已有10個農戶正在按農家樂標準進行設計、裝修。
“以后不搞養殖了,在家辦個農家樂,估計一年也會有十幾萬元的收入。”村民裘葉春指著自家在建的聯排別墅說,“我老婆是貴州來的,最近她回娘家去學習制作貴州菜了。今后我們辦的農家樂就主打貴州菜品牌。”
村黨支部書記裘才強笑著對裘葉春說:“以前走進你家,我都被臭得站不住腳。你看,現在新房子馬上就可結頂了,這樣清清爽爽,沒有臭味,住著多舒服!”裘葉春被說得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或許是村莊臨溪而建的緣故,裘才強有著很深的水岸人家情結。他說:“別人都講我們村風水好,其實靠的就是村前這條始豐溪。有了這條溪,整個村靈氣多了。”
一路走一路聊,不一會就來到了村前的始豐溪邊上,舉目不遠處有幾個老人在垂釣。“你不知道,跟我上下年紀的人小時候都光著屁股在這里游泳呢。前幾年水太臟沒人敢下水,現在又變回天然游泳池了。”裘才強說:“省委書記夏寶龍來這里視察治水工作,到今天剛好半個月,當時他就站在我們現在站的這個地方。”
因水而興的安科村,作為該縣治水惠民生的一個典型受到了各界的關注。
天臺有大大小小的溪流近千條,其中大部分支流匯入全長68.5公里的母親河——始豐溪。小河不清,大河不凈。該縣提出全縣域治水,全覆蓋治水,既抓好“大動脈”,又注重小溪、小河等“毛細血管”。
治水工作啟動后,作為始豐溪“河長”的縣委書記李志堅與17位縣領導(支河長)、8個沿溪鄉鎮一把手(河段長)簽訂了責任狀,承諾將始豐溪打造成省級示范河流。隨后,該縣建立了三級治水責任機制,全力推進母親河兩岸的綠化、沿溪無垃圾、無污水直排等“一綠七無”工作。
目前,總投資10.8億元、惠及全縣597個行政村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已經啟動。半年來,全縣在治水中依法關停企業39家,責令限期整改39家,行政拘留5人,刑事拘留3人;拆除河道兩岸違建371處,11.46萬平方米;關停拆除禁養區內畜禽養殖場250家,整治47家。
原標題: 天臺以母親河整治撬動全流域治水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