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由新浪財經主辦的“2014年銀行業發展論壇”上,以P2P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成為與會嘉賓熱議的焦點話題之一。不僅銀監會創新監管部主任王巖岫談及了對P2P的監管原則,且各與會的P 2P行業參與者也表達了要謹慎發展的心態。
王巖岫在主旨發言時提出了“互聯網正成為傳統金融領域的有益補充”的觀點,并指出,對于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我國總體上保持開放包容,審慎觀察以及適度監管的政策導向,并注重倡導和實踐一些主要監管原則,這些監管原則包括:適度差異化監管,注重發揮互聯網金融創新活力;以原則性監管為出發點,逐步完善規則性監管體系;注重信息披露和投資者教育。
“針對互聯網金融更多源自社會自發需求,具有民間金融的特征,應在現有法律和社會管理規則的框架內進行業務約束。對于不同金額規模、涉及群體的業務,監管體系應采取不同的監管措施。除此之外,監管體系還需要動態評估互聯網金融業態的發展程度和風險變化,實行動態靈活的監管方式。”王巖岫說,監管體系需要以金融風險監管目標為原則,明確業務邊界和風險“紅線”,在此基礎上根據行業的發展,逐步將金融規制體系細化、成文化,逐步構建適合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監管體制。
作為互聯網金融的典型代表,P2P行業在過去兩年內快速發展。與此同時,P2P行業的風險也在加劇。
目前,P2P借貸行業的監管歸屬已經確定為銀監會,相關的政策條文正在制定之中。
王巖岫在論壇上也首次詳解了對P2P的監管原則和思路。他指出,P2P機構應明確定位于民間借貸的信息中介。P2P機構是為借貸雙方的小額交易提供信息服務的中介機構,應清晰界定其業務邊界,與其他法定特許的金融業務進行區別,相互隔離。“P2P行業應有一定的行業門檻。P2P業務作為分析、遴選信用信息,提供參考性信用風險分析的服務形式,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對互聯網設施運營管理也有很高的要求。從業機構應在注冊資本、高管人員的專業背景和從業年限、組織架構等方面具備基本條件。”他說。
王巖岫稱,行業應充分信息披露、提高透明度。既要向市場披露自身必要的管理和運營信息,也要做好向投資者的風險揭示和融資信息提供,開展必要的外部審計。與此同時,要探索更好地發揮行業自律組織的作用。推進行業規則的制定和落實,逐步加強行業標準化和信息共享,組織開展知識宣傳普及和投資者教育。
原標題: P2P行業快速擴張 銀監會詳解監管原則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