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新聞 > 評論 正文
“檢修”法規,為“遭欺文物”撐腰
2014年07月08日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關于文物保護的負面消息,總會時不時闖入公眾視線。中新網報道,西安城墻景區破壞城墻修建電梯遭質疑,西安文物局要求立即停工,完備相應的報批手續。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河南安陽殷墟保護區以安置房名義公開售違建商品房,有的村民甚至把小產權房建在了商王朝中期的都城遺址里面。

  這兩個案例,可以找到不少“交集”。其一,兩者都屬于著名文保單位;西安城墻于今年4月份加入“中國明清城墻”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安陽殷墟則早在2006年成功獲準進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二,都是景區經營方知法犯法,不斷突破原則、底線;其三,文保部門都是后知后覺,被動發聲、被動出面干預;其四,事后至少從目前看,當地都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也沒用采取更有效的措施防止類似事件的重演,修復措施也未研究出臺。

  眾所周知,文化遺產,不管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須臾之間,都可能萬劫不復。根據2011年12月底公布的中國第三次文物普查結果,全國共登記不可移動文物76萬余處。而在過去的近30年中,共有4萬多處不可移動文物消失,平均每年消失千余處。文物保護,不但是在與時間賽跑,更是在與那些心懷叵測者賽跑。

  公眾的眼睛在不斷擦亮,文保的共識也在不斷筑牢。各方逐漸意識到,歷史建筑變臉私人會所,名人故居遭到“維修性拆除”,千年古遺址在地產開發的浪潮中慘遭碾壓……“文物遭欺”的表象下,是文物法規不健全、可操作性差、文物執法部門力量薄弱等制度性軟肋。今年4月份揭曉的201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中,除3項為學術性主動發掘外,其余7項均為配合建設的“搶救性發掘”。輿論認為,在當今中國文化遺產保護與基本建設的爭奪戰中,“搶”下來的“七大發現”可謂中了幸運獎。

  究其原因,立法、執法涉及的違法成本低、文物管理部門未被賦予足夠大的執法權,是始終沒有很好解決的兩大歷史遺留問題,導致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失之于寬、失之于泛、失之于軟。再回到西安古城墻“開膛破肚”裝電梯這件事情上,根據我國文物保護法的規定,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內,進行其他建設工程的,必須經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在批準前,應當征得國家文物局的同意,這一點景區經營者應該知曉,但是他們為何又敢于下手?個中具體原因,不言自明。

  現行文物保護法自1982年頒布實施,已經過度老化,自去年下半年開始“檢修”,公眾寄予頗高期望。要讓此次修法擔起扭轉“文物遭欺”現象的重任,首先,要“加鈣”補強,將原文物法中“責令改正”的表述具體化、清晰化,并通過司法解釋推動文保部門執行力落地。其次,要建立文物保護單位的“降級和撤銷制度”。不可移動文物遭受嚴重損毀無法恢復的應予以降級,喪失保護價值的應予以撤銷。與此相對應的,文物保護單位因人為原因遭到降級和撤銷的,應追究相關人員和部門的責任,提高違法成本。

原標題: “檢修”法規,為“遭欺文物”撐腰

稿源: 廣州日報 作者: 李光金  編輯: 趙靜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相關稿件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