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您當前的位置 :臺州頻道 > 財經 > 商業 正文
生物材料PLA,會是臺州產業新富礦嗎?
2014年07月07日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海正工作人員正在介紹PLA材料的生命周期,完整展現了它從玉米到淀粉,再到乳酸、聚乳酸,直至最后在土壤中完全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的過程。記者李昌正攝

  《PLA,值得關注的臺州產業富礦》系列報道之一

  □記者 朱玲巧

  玉米做的杯子、餐盤、奶瓶……不知從何時起,PLA(聚乳酸)做的家居用品開始走進我們日常生活,連最近炙手可熱的3D打印機所用的耗材,大多也是PLA做的。

  這種可完全生物降解的新材料,正春風化雨般地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最終目標,就是以安全環保的性能,代替傳統石油基塑料。

  目前,臺州既擁有像海正集團這樣PLA行業的“領頭羊”,也具有成熟的模具注塑等配套企業,它們都為這一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厚的土壤。

  生態材料PLA拿到

  海外市場“綠色通行證”

  這幾年,臺州塑料制品在走出國門的時候,常常遭遇“技術壁壘”的尷尬。特別是最新的歐盟法規抬高了密胺產品的“準入門檻”,這導致幾乎所有國產的密胺產品都無法滿足要求,被拒絕在歐盟市場之外。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PLA材料卻能拿到歐盟、美國等海外市場的“綠色通行證”,并攻城略地、勢如破竹。

  在海正集團的產品陳列室,記者看到,PLA就是一種乳白色的晶體。那么,它究竟有哪般魔力,引得海外市場紛紛向其拋來繡球?

  “PLA即聚乳酸,是由玉米和木薯等植物‘變’的,植物經過多道工序提煉出淀粉,經微生物發酵成乳酸,再聚合成聚乳酸。”浙江海正生物材料的副總經理邊新超是國內生產PLA頂級專家之一,他告訴記者,和傳統的石油基塑料相比,PLA更為安全、低碳、綠色。

  “傳統塑料的單體要么是毒性物質,要么是致癌物質,而PLA的單體乳酸是一種廣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劑,經過體內糖酵解最后變成葡萄糖。PLA產品在生產使用過程中,不會添加和產生任何的有毒有害物質。”邊新超說。

  PLA材料的最大好處,在于它和環境的“和諧共處”。

  和傳統塑料廢棄后對環境造成的破壞不同的是,廢棄的PLA產品,可以“埋”起來,通過大自然微生物自然降解為水和二氧化碳,而這個過程只要6到12個月,是真正對環境友好的材料。

  這種原材料為可再生的生物資源,被業界一致認定為新世紀最有發展前景的新型“生態材料”。

  從60℃到120℃,海正花十年提高PLA耐熱度

  PLA材料雖然很強大,但是它同時也有弱點:耐熱和耐水解能力較差,這就對PLA產品的使用產生了諸多限制。

  但另一方面,對于市場來說,誰能克服這些弱點,誰就能掌握行業話語權。

  如今,這個話語權就掌握在海正手里。

  用了十年的時間,海正把PLA材料的耐熱性從60℃提高到120℃,它也成為全球第一家耐高溫聚乳酸產業化生產企業。

  早在1998年,海正集團董事長白驊在得知國外正在研制生產PLA后,他以一個企業家的敏銳度意識到,生物降解材料必定會成為業內競相角逐的“藍海”。他當即與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取得聯系,并在公司內抽調力量組成科研小組,著手攻關PLA材料。

  2003年12月,海正集團30噸/年聚乳酸生產線建成,并開始嶄露頭角。

  但是,剛開始研發出來的PLA因為耐熱性最高只有60℃,容易軟化變形,產品在運輸過程中不得不使用裹著隔熱毯等笨辦法,無法推廣到更多應用領域。

  為解決材料穩定性的問題,2004年8月,海正集團正式成立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并開始尋找愿意共同研發生產相關產品的下游廠商。

  而在2008年金融危機席卷全球時,一紙“限塑令”讓臺州塑料企業“雪上加霜”。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臺州塑料生產企業開始轉型,海正抓住這個機遇,找到了有合作意向的伙伴。

  回想起這幾年的經歷,邊新超笑稱,完全是被時勢“逼”著走,面對著一系列的挑戰,海正趁此機會開始練起了“內功”。

  比如在解決耐熱度的問題上,通過發酵、提取、精制、脫水低聚、高溫裂解、聚合等步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讓PLA材料的耐熱度攀上了一個個高“臺階”:從最初的60℃,到100℃、110℃、再到最后的120℃……成績是顯而易見的,2012年,海正《耐高溫聚乳酸產業化項目》列入國家科技部“863”先進生物制造重大項目。

  而作為國內第一條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聚乳酸產業化生產線,海正5000噸/年聚乳酸生產線被列入國家生物質工程高技術產業化示范項目。

  PLA的成功,離不開國內各個科研院所的智力支持,也離不開海正集團強大的資金支持。前前后后,海正集團在PLA的科研投入上投入的人民幣不止一個億。

  目前,海正已經成為全球領先的PLA生產企業,海正集團在臺州灣循環產業經濟集聚區注冊的浙江海諾爾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計劃投資10億元建設年產5萬噸的聚乳酸樹脂項目。而在“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提到的生物產業,正是海正未來發展戰略的重要板塊之一。

  PLA撬動千萬噸級應用市場

  PLA本身具有通用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特性,再加上海正的改良,如今已經能夠勝任大多數合成塑料的用途。

  PLA產業這塊市場有多大?邊新超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塑料制品每年9%的增幅計算,明年全世界的塑料制品總量將達到3億噸,PLA如果能夠代替其中的10%,就是千萬噸級以上的市場,產值難以估量。

  這并不是天方夜譚。

  全球的一次性餐具是白色污染的主要來源,其中光是從中國出口到美國的一次性塑料刀叉勺數量,每月就能裝滿2000多個集裝箱。只要成本適宜,這些引起白色污染的一次性塑料餐具完全可以用耐高溫的PLA來替代。目前,使用海正耐高溫PLA生產的這類產品數量還僅占總體的2%左右,隨著海正產能不斷提升,成本不斷下降,這一塊市場正在進一步擴容。

  另外,全球一次性餐具中紙杯的用量也非常巨大,每年超過1000億個,由于傳統紙杯內壁淋涂的是PE薄膜,導致紙杯廢棄后對環境產生了巨大的污染。而PLA淋膜紙杯則100%生物降解,且成本與PE淋膜紙杯差距不到20%。目前一些知名餐飲連鎖企業已經開始使用PLA淋膜紙杯,全球每年供應的PLA淋膜紙杯已經將近20億個。

  家居用品的替代還只是一個開始,特種纖維、食品包裝、工程塑料、3D打印耗材、電器外殼,甚至是汽車部件、計算機等市場,都為PLA制品提供了廣闊的用武之地。

  政策利好也為這個產業的發展“推波助瀾”。膜類產品是生物降解材料的主要市場方向,目前很多國家已經立法支持,如意大利在2011月1日就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非生物降解的超市購物袋。由于立法的推動,PLA在膜類市場的應用量從2011年開始出現了飛速增長。而在國內,今年吉林省頒布了禁止生產銷售和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塑料餐具的規定,并決定從明年1月起正式實施。

  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今后農作物秸稈,木質纖維素等也可以代替玉米和木薯作為制備聚乳酸的基料,這意味著,PLA的應用不會對糧食問題產生影響。

  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把市場“蛋糕”做大。“我們希望結合臺州原有的塑模產業優勢,形成從PLA原料到制品更加多元化的經營,形成一個完整產業鏈。”邊新超說。

  “未來如果聚乳酸產品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應用,首先會對如廢棄塑料袋、一次性餐盒等造成的白色污染問題有較大的改善,其次,在食品包裝方面的應用會降低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頻率,另外,高耐熱聚乳酸材料的研發和應用會很大程度降低石油基等材料的資源緊缺程度。”邊新超說。

 

原標題: 生物材料PLA,會是臺州產業新富礦嗎?

稿源: 臺州商報 作者: 朱玲巧  編輯: 王未未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相關稿件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