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20余只麻雀的死亡,引發了鄂渝兩地食品監管部門的重視;
因為這些麻雀的死亡,重慶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與當地政府正緊急召回有嫌疑的10個品牌152噸大米。
近日湖北宜昌夜明珠碼頭一艘運米貨輪散落的大米,被20余只麻雀搶食后,麻雀相繼死亡。該事件引發社會關注。
這些麻雀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湖北省宜昌市政府部門4日發布消息,當日11時,湖北省相關專家得出結論:麻雀死亡原因為呋喃丹中毒,但與碼頭運輸的大米沒有直接聯系。
湖北:麻雀死與碼頭大米沒直接聯系
近日有媒體報道,在宜昌碼頭貨船裝運大米的過程中,不少大米散落在地,20余只麻雀搶食后相繼死亡。
對此,湖北省宜昌市政府部門4日發布消息,當日11時,湖北省相關專家得出結論:麻雀死亡原因為呋喃丹中毒,與碼頭運輸的大米沒有直接聯系。宜昌市公安局、三峽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宜昌市土肥站、宜昌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站,還對碼頭裝卸傳輸帶下面散落的大米、玉米、谷糠及土壤進行取樣檢驗分析,結果表明碼頭裝卸散落物和土壤中均不含“呋喃丹”成分。
據介紹,呋喃丹是一種殺蟲劑。目前,宜昌市公安局、宜昌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宜昌市農業局正在對碼頭周邊農藥銷售店、農戶使用農藥情況進行排查,追查呋喃丹的來源。
重慶:緊急召回大米進行檢測
記者7月3日從重慶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獲悉,裝載這批大米的船只于7月1日抵達重慶市巫山縣,共運載了10個品牌152噸大米。該船大米已于7月2日下午進行了原地封存,無大米流入市場銷售。
7月4日下午,重慶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又表示,經檢查該批大米有230公斤流入市場,當地政府通過電視臺、手機報等緊急召回。截止到7月4日14時,尚有55公斤大米未召回。
同時,重慶市食品藥品檢驗所完成了對13組樣品的“呋喃丹”成分檢測,樣品中未發現“呋喃丹”成分。
專家:麻雀之死警示糧食儲運安全
據專家介紹,糧食儲運流通環節多、時間長,容易出現食品安全問題。
江漢平原一名從事糧食交易的人士向記者透露,很多地方參與運輸的車輛都是社會車輛,出現過有的車之前運輸過農藥、化肥,未打掃干凈又運輸小麥、稻米的情況,糧食很容易沾染有毒物質。熏蒸是糧食保管工作中的一項殺蟲作業,為了防止蟲子吃糧食和糧食發熱變質。以前采用硫化物熏蒸,現在主要采用磷化物熏蒸。目前存在有些熏蒸工作人員缺乏相關資質上崗操作,出現用藥過量、通風散氣不夠等現象,導致藥物殘留在糧食上,殘留超標。按照相關規定,現在糧食是不準拋光的。但還是有不良廠家采用水或者食物油、食用蠟進行拋光,有的廠家甚至直接使用工業蠟進行拋光。“這些問題的產生,與日常監管不力有關。”他說。
-馬上評
追查麻雀之死并不是小題大做
雖然“到底誰害死了麻雀”仍在追查的路上,但無論怎樣,再次因此次事件引起關注的食品安全和監管卻仍應是時不我待、不可延誤。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不能僅靠麻雀當“測試員”,從田間地頭到餐桌的全流程監控和追溯工作也不能靠麻雀來“考核”。監管部門要打破九龍治水的局面,建立跨省區聯動調查機制,齊心協力、主動作為,依靠監管技術手段的與時俱進,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我們追問“20余只麻雀是怎么死的”,不是非要矯情到“小題大做”,而是因為事關食品安全的任何一件“小事”都是天大的事。據新華社
原標題: 有說是吃大米毒死的,監管化驗稱米沒問題有說是吃太多撐死的,網友調侃這怎么可能專家結論麻雀死于呋喃丹中毒,毒來源不是米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