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飛書記已下令,要我山腰會李敏,王甸我臨危受命任務急……”日前,在寧波鄞州區文藝中心,一段甬劇唱腔拉開了古林張家潭村業余藝術團的一場特殊演出。
“今天,我們的舞臺不是農村,而是城里的大院場。”團長嚴沖華興奮地說道,這次演出他們更有底氣了,因為演的是自創的大型革命史劇,“還沒有哪個村級劇團敢挑戰這種難度呢!”
絢麗的舞臺、悠揚的唱腔,啟幕那一刻起,臺下觀眾的目光便再也離不開臺上那個看似柔軟卻意志堅定的身影——李敏。“浙東劉胡蘭”李敏烈士堅守信仰、血灑四明的革命故事在鄞州四明山區家喻戶曉。全劇將故事濃縮在當時敵、偽、頑對四明山的三五支隊開展第二次大圍剿之際,講述了李敏臨危受命,前后出任中共章水區委書記和鄞江區委書記的短暫兩年時間內艱困殘酷的革命經歷。
嚴沖華最先就卡在了編劇上。李敏的故事史料較少,事件紛雜,該怎么提純呢?為了真實還原這段歷史和這一人物,他和編劇深入四明山區,到李敏曾經工作和生活過的地方實地采訪。聽說李敏的入黨介紹人王甸依舊在世,他們甚至遠赴云南昆明走訪,僅調研收集就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
眼前的舞臺上,幕景的轉換、音樂的起伏、一個個章節的絲扣相連,將李敏烈士艱困殘酷的革命經歷精彩重現。最后,當李敏被敵人抓捕身中27刀血灑四明時,觀眾都被這種頑強的意志折服,熱烈鼓掌……
嚴沖華對這段編排相當滿意,而更讓他驕傲的是,臺上一顰一笑范味十足的演員們。
誰曾想到,他們都是些業余演員。李敏的扮演者鄔慧琴這會兒在臺上已經顯得落落大方了,可在幾個月前,她還是個很蹩腳的女一號。
鄔慧琴從小喜歡唱戲曲,可是因為家庭條件有限,無緣學習,平時她在輕紡城擺攤賣衣服,空閑的時候就到張家潭村業余藝術團里玩一票,僅此而已。連她自己都沒想到,如今可以站在城里的舞臺上演主角。
“我們在農村演的都是夸張的古裝劇,走臺小碎步,起唱蘭花指,可這用到英雄的身上便怪了。”一開始時,鄔慧琴覺得哪兒都不對勁,村里請來專業的老師一一幫她糾正。而對她來說,平時演的都是小媳婦,要演出英雄的氣慨很困難,很長一段時間,她每天看革命戲曲,找樣板,找感覺。這戲前前后后排了六個多月,才有了現在的模樣兒。
“演得好!打動人!不輸給城里劇團。”聽說李敏烈士的故事被搬上了大舞臺,來自四明山革命老區的張根富今年85歲,當天帶著1961年在李敏烈士紀念碑前拍攝的老照片,默默地坐在最后一排,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李敏》的成功,讓鄞州文化部門更有信心再推更多的農村自創劇。農村文化團隊已經遍地開花,走到了提煉精品的時候,區里的扶持政策也從獎勵成立一支新團隊到獎勵創作一個“新產品”,相信未來在農村會有更多讓人刮目相看的作品誕生。
原標題: 村民進城演革命劇 寧波鄞州張家潭村業余藝術團很牛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