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家庭資產聽聽理財師給的建議
徐蒙
家庭財富,是維持家庭生活所必須的重要資產之一。很多理財師曾說,“如果有錢不理財,那錢就等于是間接“貶值”。因為物價總的趨勢還是一直在漲的,如果手上的余錢不能保值增值的話,那錢的價值就等于是下降了。
如何管理好家庭經濟,是維系一個家庭及過好日子的至關重要問題,因此,家庭理財是擺在每個家庭面前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怎樣讓家庭資產保值增值,閑錢投資方式有哪些,理財師告訴你!
家庭資產分類投資
隨著家庭收入和財富的增長以及市場的各種不確定性越來越大并且越來越影響到家庭的各種行為,家庭理財(儲蓄與投資)變得受重視了。
“我去銀行找理財師幫忙理財,給些理財建議時,理財師告訴我家庭資產,可以把錢分成三份:第一份是應急的錢;第二份是保底的錢;第三份是閑置的錢。應急的錢,主要是儲備家庭備用金,可以進行一些流動性投資,如投放于活期儲蓄、貨幣基金等存取靈活的工具;保底的錢,可以進行安全性投資,如投放于銀行定存、國債、固定收益類的理財產品等;閑置的錢,可以進行風險性投資,希望獲得高收益,如投放于股票、外匯、房地產等。”家庭主婦郭女士詳細地告訴筆者。
運用投資來“錢賺錢”,其實是讓金錢成為了你的奴隸,為你來打工。但是要用好這把“工具”,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筆者聯系了郭女士的理財師,“人人都知道,在現代社會里要維持一個家庭并不容易,尤其是能使一個家庭過上好日子更不容易。一定要記得什么樣的‘錢’做什么樣的事,也就是無論在什么情況下,應急的錢和保命的錢都不能用來進行風險性投資。”理財師補充道。
閑錢投資,理財師有話說
“聽說哪款產品收益高就投哪款。”這是很多投資者在選擇理財產品時會犯下的錯誤。筆者在采訪時,理財師總會建議投資者在選擇理財產品時,不但要關注產品本身的特征和收益,還要看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資產配置要求。閑置資金如果有5萬元以上的家庭,倒不妨根據自身的用錢狀況選擇購買何種期限的銀行理財產品來進行“錢生錢”。
“假如一個家庭一個月有一兩千塊的余錢可以選擇定投的理財方式,可以選擇基金定投,就像銀行里的零存整取,每月都要按時定額的買入一支或多支基金。優勢就是通過長期投資才能更好顯現的,選擇業績穩定的優質基金,每個月堅持定投,幾年后就能形成一筆財富。”據光大銀行臺州分行理財師周先生推薦,“根據風險承受能力,可以定投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貨幣基金等,股票基金風險較大,但同時能得到更大的回報,而貨幣基金收益較低,但風險非常小,在目前的市場可以說是‘保本’的。如果追求高收益,想定投幾年后獲得比本金高很多利潤的投資者的話,建議選擇優質的股票基金進行定投,不過需要承擔較大的投資風險,一個穩健投資者,對收益要求不高,但要保證本金安全的話,那定投貨幣基金絕對是不二的選擇。”
另外,我們還能選擇余額理財的“好去處”——銀行“寶類”產品,5萬元以下閑置資金,可以選擇投放在這些能實時提現的互聯網理財產品上,收益好過定存,可謂是收益與流動性兼顧的理財方式。
家庭理財,風險須防范
結合家庭實際需要是投資者首要注意的點,更為重要的是,投資者必須增強風險意識,選擇有資格的機構購買理財產品,看清相關合同條款,根據個人購買能力選擇合適的理財產品。
眾所周知,投資風險與收益是相輔相成的,風險越高,收益越大;風險越低,收益就越小。
“投資者應做好理財規劃,結合家庭或個人的實際情況,比如資金流動性的需求、對風險的承受能力等,通過各種正規渠道詳細了解產品情況,比如期限、費用、風險情況、客戶的權益與義務等。”據市區一家國有銀行網點理財師介紹。
制定理財規劃時,出于風險考慮,也要記得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家庭理財可以采取一些積極的投資理財策略,比如說多元化投資理財,分散風險,實現收益最大化,家庭資產配置比例可參考‘4321’法則:家庭收入的40%用于供房及其他方面投資,30%用于家庭生活開支,20%用于銀行存款以備應急之需,10%用于保險。”一家國有銀行理財師葉女士說道。
筆者了解到,在安全性方面,組合投資類理財產品通常投資于國債、企業債券、金融債、同業存款、貨幣市場等領域,風險較小,債券型產品的安全性也相對有保障。在具體投向上,開放型產品與組合投資類產品一樣,安全性較高。
原標題: 家庭有結余 不理財是間接貶值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