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的降溫降雨雖說讓市民覺得涼爽不少,但是,也有不少市民開始擔心起吃的問題:這雨再下下去,一些瓜果蔬菜會不會吃不起了?
昨日,記者從市區的幾家菜場和水果店了解到,這幾天來,大多數的蔬菜、水果變化不大,但本地的小青菜和楊梅卻受到了較大的影響。
采摘期與梅雨期重合,楊梅很“受傷”
椒江工人東路上的幾家水果店里,楊梅都被擺在了最顯眼的位置。“這兩天沒什么大的變化,再下幾天就不好說了。”水果店老板張先生說道。
記者了解到,現在市場上楊梅根據品質的不同,價格都在六七元至二十多元不等。攤主李香紅說:“今年本地楊梅不好賣,所以我們店里現在進的都是麗水那邊的楊梅,價格都要二十幾元。”
“我們準備明天停止采摘,雨太大,不好摘。”仙居縣偉科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的方偉申無奈地說道。接連幾天的降雨,加大了楊梅采摘的難度,也讓銷量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方偉申介紹道,目前該合作社種植的楊梅只采摘了不到三分之一,但是由于下大雨,許多楊梅都出現了落地情況。“下雨天摘的楊梅口感不太好,而且也不容易儲存,價格就不會太高。”方偉申說,“下雨天買的人也會少很多,所以對銷量影響很大。”
“剛開始一斤東魁楊梅可以賣到20元左右,后來就降到了15元左右,現在僅賣七八元。”方偉申無奈地說道,“到月底楊梅季基本上就結束了,如果再連續下幾天雨,損失肯定更大。”
據了解,今年我市楊梅采摘期與梅雨汛期重合,目前大多數楊梅都還處在采摘期,受到的影響比較大。“我市的荸薺種楊梅本月5日左右上市,東魁楊梅本月15日左右開始上市,目前采摘下來的數量僅三分之一左右。”臺州市經濟作物總站工作人員徐春燕介紹道。
昨日,記者從市農業局了解到,目前我市楊梅的落果率在15%左右,連續降雨造成25萬畝楊梅受到影響。
“連續的降雨會使楊梅糖度下降。”徐春燕說,“采摘難度也會增加,下雨天楊梅的儲運性變差,不利于遠距離銷售,所以,銷量也會有所下降。”
另外,徐春燕建議,雨天采摘下來的楊梅不易儲藏,所以,果農在楊梅采摘下來后要及時采用電風扇或空調等設備進行除濕,盡快安排運銷。
本地菜受影響,七八月價格將略有上漲
在椒江萬濟池菜場,蔬菜區的各類蔬菜品種還是較為豐富:油菜、空心菜、芹菜……“現在看來沒有什么大的變化。”攤主李阿姨說道,“接下來可能會有所上漲,本地菜產量本來就已經開始減少,如果連著再下幾天雨,產量估計會更少。”
據李阿姨介紹,從目前情況來看,受影響最大的當屬于本地小青菜。“我旁邊的幾個攤位基本上看不到有小青菜,批發價要3元多一斤,相對來說價格偏貴,我們也都不敢進貨。”李阿姨說。
臺州蔬菜批發中心的負責人張雷峰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本地蔬菜品種減少,產量也在減少,所以銷售量也少了。“但大多數蔬菜的價格沒有變化,所以整個交易額也下降了四分之一。”張雷峰說,“如果連續下大雨,本地蔬菜的產量就會更少了,像青菜、茄子等受影響就挺明顯的。”
張雷峰提醒市民也不用太擔心,接下來山東、甘肅、福建、廣西等地方的蔬菜會補給進來,加上八月份后,我市本地的高山蔬菜也會相繼上市,蔬菜的供應量不會太少。“不過,相對于本地蔬菜,由于受運輸等成本增加的影響,七八月份的蔬菜價格將會略有上漲。”
原標題: 雨、雨、雨,連續降雨讓楊梅很“受傷”
凡注有"浙江在線臺州頻道"或電頭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并保留"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的電頭。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分享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